王金花(右一)向育齡群眾發(fā)放宣傳資料。
??? 平原縣張華鎮(zhèn)東高村已連續(xù)17年無違法生育現(xiàn)象,這不但源于其村級基層基礎的牢固和群眾思想觀念的進步,主要還源于該村有著一位堅守計生國策的計生管理員——王金花。
??? 受社會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的影響,大量的育齡群眾外出務工,王金花認為做好流動人口工作是當前人口計生管理的關鍵。不管誰家的媳婦或者孩子出去打工了,她往往是第一時間知道,并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做好記錄,主動上門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和本人聯(lián)系指導她們?nèi)绾蔚疆數(shù)赜嬌块T參加孕檢,該村的流動人口聯(lián)系率一直保持在100%。這也是該村多年來沒出現(xiàn)過一例違法生育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
??? 為進一步搞好本村的計劃生育工作,宣傳工作必不可少。王金花經(jīng)常組織在家的育齡婦女不拘形式、不定場所地學習計劃生育政策和生殖保健知識,大街上,田間地頭、廣播、計劃生育宣傳欄等都是她宣傳的主戰(zhàn)場,讓育齡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學習計生知識,掌握計生政策。通過宣傳,該村免費孕前健康檢查到站查體率達到100%;無一例政策外懷孕現(xiàn)象;節(jié)育措施落實率達100%。
??? 已婚育齡婦女查體,是農(nóng)村計劃生育工作的一項有效措施。東高村正因為已連續(xù)多年無違法生育現(xiàn)象,是應了王金花的一句話:“查體決不能留下一個尾巴,因為留下一個尾巴,就可能成為違法生育的隱患。”所以,每次查體過后,還有沒到站的,她都會耐心細致做工作,親自在廣播上講查體的意義。每當發(fā)現(xiàn)有疑似重點戶,她就上門動員,直至其到站查體,消除隱患為止。
??? 2004年,王金花的老公被查出尿毒癥,頓時整個家就像天塌下來一樣,上有兩位老人,下有兩個女兒,小女兒當時才五歲,大女兒在上中學,家庭的擔子一下子就壓在了她一個人的身上。兩位老人淚眼模糊地看著王金花,半天不說話,可王金花強顏歡笑地安慰老人說:“你們別擔心,我一定要給香華治病,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不會放棄。”就這樣,本來就不寬裕的家更是雪上加霜。幸運的是,婆婆配型成功,捐獻了一個腎給兒子,但是高額的醫(yī)藥費又把她壓得喘不過氣來,但她并沒有放棄,千難萬難自己頂,手術很成功。讓人感動的是,在老公病重治療期間,她不但沒有耽誤自己的工作,還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因為她知道這是自己的責任,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必須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群眾負責。
??? 王金花,就是這樣熱愛計生工作,一心服務群眾。她本人連續(xù)多年被評為“計生工作先進個人”,村集體也被評為“計生工作先進集體”,還多次在縣級考核中受到領導的好評,她是育齡婦女的貼心人,是其他計生管理員學習的楷模。□記者趙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