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活在一個貧寒的單親農村家庭,孱弱的母親靠種地和借錢供其讀書,苦難中他發奮圖強,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地質大學——
8月1日,經多方打聽,記者終于找到了陵縣經濟開發區的小劉村。一進村,就有人介紹起村里的“高考狀元”李曉東:“這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學,就是家里窮,現在還沒學費呢。 ”在村民介紹下,記者粗略地了解了這個貧寒的單親農村家庭:母親身體不好,靠種地為生,今年莊稼還被淹了。
在村民指引下,記者找到了曉東的家:破敗的院落、4間低矮的土坯房。曉東的媽媽袁秀坤熱情地把我們迎進昏暗的屋里,滿屋找不出一件像樣的家具,只有滿墻的獎狀傳遞著曉東的優秀。
父親意外去世,普通農家陷入困境
曉東也曾有個幸福的家,雖然父母都是農民,日子也不富裕,但一家人都勤勞努力。平日里,父親做點小生意,母親照顧家,一家人過得平淡卻幸福。但這一切都被2010年9月的一場意外打破了。那天,曉東的父親和往常一樣開車去送葦子,沒想到路上出了意外,等母子倆趕到醫院時他已經昏迷。經過3天的搶救,欠下了4萬元的債務后,父親離世。
家里的頂梁柱倒了,全家的擔子落在了孱弱的母親身上。她身體一直不好,體重不到40公斤,患有低血壓,干不了重體力活。但為給兒子撐起一片天,病弱的她一直咬牙堅持著。
靠種地和借錢,母親供他讀完高中
“種地和澆水都不是一個人能干得了的活,但我媽硬是一人全干了。 ”說起母親,樂觀的曉東哭了,“父親去世后,很多親戚都勸她別再讓我讀書,我也想早點掙錢養家,但她說自己吃了一輩子苦不想讓我和她一樣,是她的堅持成就了我。 ”
曉東父親去世后,很多親戚朋友看著袁秀坤一個人種地澆水十分艱難,就勸她把兒子叫回來,實在沒能力就別供了,但這位瘦弱多病的農村婦女和天下所有偉大的母親一樣,盼兒有個好前程。她把一切都扛了下來,無論遇到什么難處都不去打擾兒子讀書,為湊夠兒子每月200元的生活費,她賣過糧食,借遍了鄰里親朋,東拼西湊地堅持了近3年。
錄取通知書已到,學費沒湊夠
“選擇這個專業主要是考慮到好就業,這樣我就能讓我媽早點跟我享福,至于野外工作的辛苦我不怕,只要能就業、待遇好就可以。 ”拿著自己的錄取通知書,李曉東如是暢想著未來。
“孩子很爭氣懂事,他一直都省吃儉用,舍不得亂花一分錢,是我沒本事,讓他跟著我受窮,眼下我只想早點湊足學費,別耽誤了他的前程。”說起兒子,要強的袁秀坤一臉愧疚。□本報記者 李靜 見習記者 馬樂 本報通訊員 任相國 任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