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份,孫合玉去縣城辦事,又一次把身上僅有的100元錢留給了一名留守兒童,這種事發生在老孫身上不知道多少回了。
??? 孫合玉,今年54歲,是臨邑縣臨盤街道辦事處黑朱家村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村漢子,以在臨盤市場修理自行車為生。熟悉孫合玉的人都說,“老孫是個熱心腸”,過往的行人來給自行車充充氣、上點機油,他從不嫌煩。而孫合玉與留守兒童們的故事要從五六年前說起。
??? 孫合玉從小失去母親,自幼家境貧寒,所以深知寒門學子的不易,所以對他們,特別是對其中的留守兒童有更深的感情。
??? 2007年9月的一天,孫合玉來到臨盤社區工會,把厚厚的一疊零錢交給社區工會姜主席,“這一千元錢雖然不多,給那些留守孩子貼補貼補。 ”“老孫,你家里也不富裕,救助留守兒童的事兒還是由我們社區來做吧! ”姜主席知道孫合玉的家庭情況,好言相勸。 “這是俺對那些孩子的一片心意,無論如何您也得收下。 ”姜主席了解老孫的倔脾氣,只好用這筆錢資助了臨盤十七中第一小學的的10名留守兒童。
??? 當時正在臨盤中學初一(2)班讀書的學生曉燕,就是那時候認識的孫伯伯。曉燕是個苦命的孩子,父母離婚后,媽媽帶著年幼的她從外地回到娘家臨盤街道辦事處,跟年邁多病的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家境貧寒,曉燕面臨輟學。了解到這一情況,第二天孫合玉就來到臨盤中學王校長的辦公室,為曉燕送去200元錢,并與她結成幫扶對子。在孫合玉的幫助下,曉燕順利完成初中學業,并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高中。 2013年高考前夕,曉燕給孫合玉寫了一封飽含深情的信,信中寫道:“孫伯伯,您的關懷使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人間的真情。我一定會努力學習,爭取考上大學,學有所成,將來回報社會,回報像你一樣的好心人。 ”
??? 其實,孫合玉家境并不富裕,由于父母去世的早,弟弟和妹妹都是在他的操持下成家立業的,妻子又有病,還要給兒子蓋房成家,家里一分余錢也沒有。捐助留守兒童的錢都是孫合玉從牙縫里省出來的,一件毛衣他穿了20多年,上面除了補丁就是窟窿。孫合玉還患有嚴重的糖尿病,可就是舍不得吃藥打針,由于治療不及時,兩眼紅腫,怕風怕光,大白天也必須得戴墨鏡。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近幾年孫合玉先后救助了18名留守兒童,為他們資助錢物7000余元。
??? 孫合玉的事跡傳開后,社會上很多人不理解,有人說他“腦子有病”,有人說他“傻”,有人說他“想出風頭”,連妻子也一度不理解,沒少和他生氣。談起這些事兒,老孫憨厚地一笑:“不管別人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只要活著一天,俺就要為社會多做點兒實事,做點兒好事,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本報通訊員 高德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