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艷紅給學生講解物理實驗。
□記者 靳東群 通訊員 賈鵬靳 月華 攝影報道
“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在采訪中,侯艷紅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但對樂陵市第三中學的師生來說,她是公認的好老師。
侯艷紅所教班級的物理成績,總是名列學校榜首。談及從教15年來流下的汗水,她說,她愛自己的家鄉,熱愛家鄉的孩子,看到學生滿意的笑容,就覺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這也無愧于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
侯艷紅對學生的影響,更多的是在人格培養上。“老師應該借助學術和人格的影響力,去推動學生的成長。”侯艷紅說,她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但是對學生必須得忍住,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侯艷紅覺得自己最大的收獲就是,沒有“丟掉”一個學生。她認為,只要老師不放棄,就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近些年,她教過的學生多次在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中榮獲全國一等獎、二等獎,山東省特等獎的好成績。“好學生帶得好,是理所應當的;而把落后的學生帶好,更是老師的責任。”
也正是侯艷紅的影響,不少學生在高考報志愿時,都選擇與物理相關的專業。一名2013屆畢業生說:“侯老師的課堂是‘肆無忌憚’的課堂,在這里我們找到了自我。”“我的學生從來不怕我,但他們真的尊重我。”侯艷紅說,她將永遠和學生站在一起。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侯艷紅知道,要承載同事和學生對自己的信任,沒有深厚的知識底蘊是不可想象的。作為山東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初中學科合作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的課題組成員,侯艷紅承擔起了眾多教育科研和課題研究引領等任務。
2006年,剛剛走上講臺的侯艷紅提出了“一滲、二轉、三還、四注意”的教學理論。她把這一教學理論運用到實際教學中,極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在課堂上,不能只是簡單物理公式的填鴨式教學,還要把物理史和與之相關的人文情感滲透給學生。”侯艷紅認為,老師的角色要轉變,不能只是教學,還應該是一位科研工作者。
2010年6月,侯艷紅帶領樂陵三中全體物理教師,申請立項了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初中物理導學案編寫和使用的研究”。在之后的兩年內,侯艷紅帶領老師們克服種種困難,成功編寫了課題成果集《初中物理導學案編寫和使用的研究》,并編寫了全冊《初中物理導學案》。2012年7月,侯艷紅所撰寫的《利用易拉罐能完成的十五個初中物理實驗》入選省資源庫。今年7月,她又入選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專家庫。
教師精彩語錄:我愛自己的家鄉,熱愛家鄉的孩子,看到學生滿意的笑容,就覺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這也無愧于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
教師檔案:
1998年7月,畢業于聊城大學物理系,現任樂陵市第三中學物理教師,理化學科教研組組長。因其教學成績突出,侯艷紅被評為“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優秀指導教師”、“山東省優秀物理教師”。2013年7月,被評為2013年度“教師出版基金杯”教育創新人物(教師系列)提名獎,并入選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專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