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曉臨摹行草。
張春曉泰山文藝獎獲獎作品(局部)。
???? 他,多年來潛心書法藝術,遍臨名家法帖,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我市頗有成就的青年書法家。
??? 他,行草大度灑脫,行云流水,點畫清雅飄逸,筆勢流暢而遒勁,使人感受到傳統功底下濃烈的創新求變意識。
??? 9月14日,記者見到了他——張春曉,今年泰山文藝獎書法類二等獎得主。都說字如其人,生活中的張春曉一如他的字:儒雅、沉穩、厚重。
醉心書法20年
??? 出生于武城的張春曉自幼受家庭熏陶,7歲開始學習書法,其楷書師法鐘繇、顏真卿,行草書出于王羲之、王獻之,同時精研簡帛書、米芾、黃庭堅、蘇軾諸家。
??? 1996年,20歲的張春曉自主創業,然而創業之初的忙碌也沒能阻擋他對書法藝術的熱情,只要一有時間他就讀帖臨摹。2007年,他的作品首次入選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同年,他的行草作品《黃山谷書論》獲得“歐陽詢獎”全國書法篆刻大賽金獎。第二年,他的作品又先后 4次入展“蘭亭獎”等全國書法作品展。
??? 屢次獲得認可后,張春曉從最初的興趣愛好走向一種有方向的堅持,那就是把這項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去年,他將生意交給朋友打理,自己則全身心地投入到書法藝術的學習和研究中。近年來,他的作品在中國書協舉辦的書法篆刻展覽中,先后20余次獲獎、入展。去年,他的作品《畫禪室隨筆》在首屆“張芝獎”全國書法篆刻大展中獲得最高獎,成為我省唯一的獲獎者。今年,市文聯推薦他參加了泰山文藝獎的評選,首次參評的他一舉獲得書法類二等獎。
致力打磨精神氣質
??? 癡迷于書法的張春曉,隨時隨地臨摹已成為一種習慣,“有時沒條件去寫,我也會堅持讀帖,每每看到好貼,我都會反復地臨摹研究。 ”他說。
??? 雖然多次獲獎,作品見于 《中國書法》《書法導報》等專業報刊,部分作品還被中國軍事博物館、張芝書法藝術館、張海書法藝術館、中國石油博物館等收藏,但張春曉對書法的追求很“純粹”,他取法經典,致力于打磨屬于自己的精神氣質。 “這兩年參加的展覽比較多,每到一地,我都會與當地名家交流,學習他們的作品,聆聽他們的感悟。 ”
??? 行草和隸書是張春曉的主攻方向,此外,他也修學篆書、楷書。除書法外,他還在篆刻與中國畫創作方面有所追求,同時對古典文學,儒、釋、道等傳統文化典籍等都有所涉獵。 “這些對我書法藝術的提升大有裨益,同時也能提高道德文化修養。 ”
把書法當成事業經營
??? “書法藝術需要繼承,更要有創新?!睆埓簳哉f,古代書法以實用為主,而在文字交流進入到電腦時代的今天,書法因為功用的減弱,已失去全民性的特點,“那么就需要對書法藝術進行審美研究,從而引發人們關注書法本身的點畫、結字、章法之美。 ”
??? 在張春曉看來,這需要把書法藝術當成事業來經營,“因為唯有成為事業,才能夠堅守。 ”去年,文化部、教育部聯合中國書協舉辦首屆書法考級講師培訓,早在2010年就加入中國書協的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并取得了高級講師資格?,F在,張春曉研究書法藝術的同時,還去各地授課交流,他說:“越來越多的人練習書法,才會有更多的人關注這項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
??? 一點一畫,一轉一折,張春曉沉浸在浩瀚的書海之中,用他心中的筆墨,手中的紙筆,努力“經營好一生的事業”。
??? □本報記者 呂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