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婁立新為健康長壽老人題字。
?
長壽老人檔案>>
姓名:劉延榮 性別:女 年齡:99歲
出生日期:1914年12月27日
飲食:喜吃粗糧,每頓飯離不開菜窩頭,很少吃肉
養生秘訣:閑不住,心態好,每天必睡仨覺
“每年秋冬季節,劉延榮老人都會到市里來住,這么多年了一直是這樣。單位宿舍的人都認識她,很熱心,我們都愿意和她說話。現在天冷了,很少看見她出門了。”還沒見到劉延榮老人,就聽到她居住的宿舍門衛這樣說。12月10日,記者來到了家住地安街公安局宿舍99歲老人劉延榮的家里,老人穿著干凈利索,滿頭銀發,但走起路來腰板挺直,一點也不像將近百歲的老人。
一口氣上四樓不費勁
老人的家里,客廳、陽臺、臥室都擺了好多綠植花卉。“家里有些綠色植物會顯得比較有生機,平日里給花澆水、打理都是我媽的事兒。”說這話的是劉延榮老人的大兒子廉潔,他告訴記者,別看老人快100歲了,但是她特別勤快,過去生活在農村,忙慣了,現在住樓房沒事干,就養了這些花,既美化了家里的環境,又能鍛煉身體。
劉延榮老人有兩個兒子,廉潔是老大,另一個兒子生活在臨邑縣廉家村,冬天老人會住在廉潔家里,到了夏天就回到老家去。在老家廉家村,老人住的是平房,出門很方便,現在雖然住在四樓,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她的外出,前段時間沒降溫的時候,老人經常出去溜達,從一樓走到四樓,絲毫不費勁。
老人眼也不花,平時還會做些針線活,今年從老家來的時候,她給大兒子廉潔帶來了一床棉被,這被子是老人一針一線親手縫制的,雖然被面用的是舊布,但里面的棉花都是新的,“自己做的被子冬天蓋著暖和。”老人自豪地說。
每頓飯都離不了菜窩頭
劉延榮老人的作息非常規律,每天早晨七點左右準時醒,但她不會立即下床,而是在床上“醒盹”,伸伸胳膊蹬蹬腿,然后喝一杯兒子準備好的白開水。吃過早飯后,八點半會再睡一個回籠覺,一個小時后起來,中午還會再睡一會。“每天三覺,少一次也不行。”老人笑著說。
劉延榮老人當天的早飯喝了一大碗地瓜粥,吃了半塊窩頭。老人吃飯比較講究,很少吃肉,愛吃粗糧,每頓飯離不了菜窩頭。“菜窩頭是我女兒做的,都留給我媽吃了,因為家人知道我媽愛吃,別人也就都不吃了。”廉潔介紹,老人平時不太喜歡吃雞蛋,不吃高脂肪的東西。
老人平時生活在農村,一直很節儉,每到夏季會摘很多榆錢,和面做菜餅子。“也不是為了省錢才摘榆錢吃,而是忘不了過去的那個味道,而且榆錢絕對是綠色食品。”老人說。
兒子也是娘的貼心小棉襖
“現在這社會多好啊,有吃、有穿,什么都不用愁。”老人對現在的生活很是滿足。據廉潔介紹,老人年輕的時候受過很多苦,“我清楚地記得,家里當時有17畝地,其中有7畝地的棉花都是她親手拾的。我媽是小腳,很要強,從來不找人幫忙。”
在德州市公安局退休前,廉潔曾立功無數,有幾次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依然向前,不曾后退;廉潔還是出了名的好人,2008年被本報前身《長河晨刊》以“德州好人”報道過。“我媽雖然沒有文化,但她心胸寬闊,從小就教育我,要做個好人,要學會感恩社會。”
每天早晨床頭放著的白開水、每頓飯的菜窩頭、睡覺前打好的洗腳水……“我的長壽秘訣不是吃得好,也不是穿得暖,而是我的兒子照顧得好。”劉延榮毫不避諱地夸獎著自己 73歲的兒子廉潔。老人這輩子沒有女兒,兩個兒子在照顧老人方面一直特別細心,“都說女兒是娘的小棉襖,我雖然沒有女兒,但我的兒子也是我的小棉襖。”老人笑著說。
□記者王懷貴攝影劉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