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曲制作中。
與同事一起交流創作。
現場指導顧客錄音。
調音。
“希望有一天,我創作的歌曲能像經典老歌一樣,被大家記住。”作為90后的音樂制作人高勛,對音樂的夢想就像定時鬧鐘一樣,催促著他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不斷前行。
高中時代開始作曲
1993年出生的高勛,來自浙江金華,目前是一名音樂制作人。
他的工作,就像一曲樂章:寫曲、寫詞、編曲、配器、和聲、主唱錄制、混音、導出、試聽、反復修改……其中的每一個“音符”就像有魔力般吸引著他。“從高中時就開始試著作曲,那時一首曲子20分鐘左右就能完成,但現在看看,都挺‘小兒科’的。現在創作一首曲子有時也可以20分鐘左右完成,但是相比以前的要好很多:就像紅花需要綠葉配,好的旋律加上好的編曲、配器、和聲會更完美。而現在完成一首真正讓自己滿意的歌曲成品,要小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其中,每首歌曲僅制作完成導出后,反復修改就要不下上百次。”談起作曲,高勛自信地說到。
為音樂淡然心情
繼續追逐“音樂夢”
高勛說,音樂對他來說,不只可以讓身心感到放松和釋放,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充實、感情上的交流。“聽媽媽說,她懷孕時,就一直聽音樂。我想,我之所以這么喜歡音樂,應該在那個時候就結緣了吧。”高勛開玩笑地說。“我喜歡林俊杰,之所以喜歡他,不是像一些年輕人追星那樣,而是喜歡他對音樂創作的堅持。”高勛說。
4年前,抱著對音樂的夢想,高勛考入德州學院音樂系攻讀聲樂專業,大一的一次演出中,高勛的一場BBOX音樂演出驚艷大學校園,并得到老師的認可。而也就在這一年,他在大學就業指導老師的推介下,開始了他的音樂制作生涯。
一晃三年過去,高勛創作完成編曲60余首、歌曲成品6首,其中,由他創作的微電影《規則》主題曲在56網視頻點擊率超300萬。
“搞創作經常會遇到‘瓶頸’,但我始終覺得還是‘積累’太少。”燈光昏黃的錄音棚里,高勛繼續用他的耳朵和手指打造著一個個無形的“藝術品”。
□記者 孫美玉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