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森通訊員鄭建文攝影報道
??? 在禹城市棉西小區東門有一處炸油條攤,攤子上有一個捐款箱很顯眼,據攤主王長義介紹,捐款箱是他去年設立的,他每售出一公斤油條就會捐出4角錢。
??? 今年3月5日“學雷鋒日”之前,他想把錢捐給幼兒園。至于為什么把錢捐給幼兒園,王長義的理由很簡單:“我希望我的行為能夠感染更多的孩子,畢竟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十多年炸油條不用復炸油
??? 在禹城市棉西小區東門口,50多歲的王長義每天早上7點都會準時推著他那輛“特殊”的早攤車出現,車上寫有“構建和諧社會,做良知中國人”,橫批為“拒絕復炸”的對聯。只要王長義一出現,沒一會早餐車前就會排起長隊。
??? 王長義告訴記者,2000年他從石油公司下崗后就一直干炸油條的買賣,最初他炸油條的油都是兩天左右換一次,雖然不是每天都換,但這樣頻繁的換油速度,也讓不少同行看他笑話。
??? “別人都覺得我換油換得太頻繁,說我肯定賠死,其實我那時候就是覺得油用時間長了,炸出來的油條不好吃,我也是為了留住顧客,才選擇兩天左右換一次油。”王長義真誠地說,自從知道復炸油經過多次煎炸會產生致癌物質對人體極為不利后,他果斷決定一天一換油?!拔以瓉聿恢肋@復炸油對人身體有這么大的害處,現在我知道了,肯定就不能用這種油了?!蓖蹰L義說到做到,每天他出攤后將新油倒進鍋里,這樣一堅持就是十多個年頭。
每賣一公斤油條就捐4角錢
??? 看著日漸紅火的生意,王長義便想著應該為社會做點什么。王長義說,因為家離禹城好人張星南老人的故居很近,老人的行為直接影響了他?!皬埿悄侠先耸怯沓堑摹恕?,她30年如一日參加義務勞動,先后捐出20多萬元工資幫助遇到困難的人,但她并不富有,每天吃著簡單的飯菜,穿著破舊的衣服,家徒四壁,去世后存折上僅剩下22.43元?!蓖蹰L義說,老人做的點點滴滴都成了他學習的榜樣,為了傳遞好人精神,他也決定為社會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于是,在2013年初,王長義在炸油條的攤位上設置了一個小透明塑料捐款箱,他每賣出一公斤油條,都從中拿出4角錢投進捐款箱。
??? 在去年六一前,他把捐款箱送到了禹城市苗苗幼兒園。幼兒園園長請來家長現場開箱、點鈔,經過仔細查數,里面約有500元錢。幼兒園老師用這些錢為孩子們購買圖書、玩具等用品,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這份愛心。
??? 3月3日,王長義打開捐款箱數了數,里面居然有1000多元,他決定今年在3月5日“學雷鋒日”時把這些錢再捐給幼兒園。
??? “‘學雷鋒日’是個特別的節日,我兩次捐助都是選擇了幼兒園,就是想從娃娃開始培養做好事的意識,把禹城張星南老人的事跡繼續傳遞下去,弘揚社會的正能量。”王長義說。
他被大家稱為“最美油條哥”
??? 近日,王長義還在攤位前設立了便民服務箱,里面的打氣筒等工具免費供路人使用,大家親切地稱他為“最美油條哥”。對于大家“最美油條哥”的愛稱,王長義并沒有因此而飄飄然,相反他覺得身上的責任感更大了?!坝腥诉€叫我活雷鋒,這些我真的都不敢當,大家這么稱呼我是信任我,我更得像雷鋒一樣,把好事一直做下去,不能辜負了這個稱呼??!”王長義說,因為經濟能力有限,他不能一次性拿出很多錢,幫助更多人,但他肯定會像蝸牛一樣一步一步堅定地往前走,用時間和金錢的積累幫助更多的人。
??? 說起在攤位前擺放的打氣筒等,王長義笑著說,他老了閑不住,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感覺晚上睡覺都踏實,“我這么做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教育,也是給我的子孫樹立一個榜樣,告訴他們要做一個有愛心、懂奉獻的人。”
??? 除了捐款幫助別人,王長義還希望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正能量的存在,也愿更多的人能夠用實際行動傳遞正能量,“希望人們互相不要冷漠,有誰需要幫助了就幫一把,有人摔倒了能去扶一把,希望每個人都被正能量包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