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并充實著
創業中,最基礎的就是資金。為此,杜鵑拿出了大學時期的所有積蓄,又問朋友借了一些,當然,父母也對她進行了 “親情贊助”,七湊八拼湊齊了30萬。
之后杜鵑開始通過各個渠道捕捉商機。終于,連日的霧霾天氣讓她找到了靈感——何不經營空氣凈化器等與環保有關的家電?說干就干,杜鵑迅速對國內的空氣凈化器廠家進行了考察,兩個月后,敲定經營品類與進貨渠道,并覓得一處店面。
去年8月,杜鵑一手創立的 “如一家店”正式開業。到這兒,創業算是走完了第一步,而真正的困難卻在后面。
杜鵑說,對銷售而言,最難的或許就是市場開拓了,對健康家電這種新興產品更是如此, “很多人不了解這些產品的功能,認為是可有可無的”。
為了讓產品得到認可,杜鵑可以說使出了 “三十六計”——去新建小區發單頁、挨家挨戶敲門推銷、舉辦展銷會、利用微博微信進行網絡營銷……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主持技能在這時候派上了用場,所有營銷活動的現場,都能見到她的 “脫口秀”表演,有時候,她還親自上陣穿上厚厚卡通服裝來招攬生意。一天下來,杜鵑幾乎說不出話,腳上也磨得起泡。
“身體累點兒不要緊,精神上的壓力才難受。”杜鵑告訴記者, “房租、電費、加上員工工資,每個月費用就得2萬,要是產品賣不出去,等于每天賠好幾百。”那個時候,她幾乎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覺。
正在改變的人生
杜鵑說,除了賺錢以外,創業中她最為珍視的是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學到了很多處世的方式。
做生意自然要接觸各種各樣的人,而杜鵑對待所有人的態度都是以誠相待。另外,她還加入了德州百企聯盟,在這個本地商業協會中,她是不折不扣的活躍分子,每次協會有活動,她必然是當家主持。在她店鋪的二樓,還專門設置了小會議室與品茶室,作為協會活動的根據地。
杜鵑說,現在的她還遠遠稱不上一個商人,她仍在不斷學習中——用書本學習、向他人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她學會了精打細算,學會了團隊協作,學會了積累人脈。如果說以前的杜鵑只是敢闖敢干,如今的杜鵑則是在思考中前行。
□本報記者張曉航本報通訊員傅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