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記者來到劉軍居住的德城區新湖街道尉署社區。提起她的名字,周圍鄰居紛紛豎起大拇指:“這是我們公認的好媳婦, 24年如一日照顧公婆以及丈夫的爺爺、奶奶,周圍鄰居都以她為榜樣。”
“孝敬老人是我分內的事!”
劉軍是德州市第九中學的一名教師。1989年與在外當兵的蔡建國喜結連理,從此婆家的大事小事都由她料理,要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和公公、婆婆4位老人,添了女兒后負擔就更重了。沉重的家務和家庭負擔不僅沒有壓垮劉軍,反而讓她更堅強了,她說:“孝敬老人,操持家務,照顧孩子是我的分內事! ”
劉軍常說:“家中老人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老人的身體好了就是我們晚輩的福分。 ”丈夫的奶奶多年來患有肺氣腫,年歲越大越厲害,尤其到了晚上,時不時地會咳嗽、氣喘。每晚睡前,劉軍都會準備一小碟水果,一旦晚上聽到奶奶咳嗽,她及時把水果遞到老人嘴邊,壓一壓咳嗽。爺爺常年患病,有時老人病重臥床不起,劉軍每晚至少要起來3次為老人翻身、按摩、換尿墊。
而對一直多病的公公,劉軍也是照顧有加,遞茶送水。 1996年,公公因膽結石住院,需要做膽囊切除手術。劉軍每天照顧完家里的老人還得往醫院跑,一次送飯,由于風大,在趕往醫院的路上連人帶自行車摔倒在地,當時她只顧著用手護著保溫桶,嘴磕在車把上,嘴唇腫得老高。
當有人問起劉軍為什么能對婆家老人這么好?劉軍說:“家有老,勝過寶。老人為子女操勞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照顧老人是我們兒女應當應分的!”
“這個媳婦,比閨女還貼心!”
多年來,為了增加4位老人的食欲,劉軍鉆研飲食,換著花樣做飯,盡量做得可口,讓老人吃得舒心;對于自己的生活,她是算計著每一分錢花,就是為了省下錢給家里的老人買補品。24年來,劉軍無論大事小事都隨著老人的性子;老人的房間總是干干凈凈,房內無任何異味,身上從未發生過濕疹。老人經常會說:“我這個媳婦啊,比親閨女還貼心。 ”
她不僅在生活上對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在精神上也給老人很大的慰藉。公婆擔心自己年老多病的身體成為子女的負擔,她為了消除公婆的顧慮,到處收集關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的書籍,與公婆談心,在溝通中逐漸消除他們的顧慮。
“她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身教勝于言教,劉軍孝敬老人,勤儉持家的做法,影響著已上大學的女兒。女兒尊敬老師,學習刻苦,多次被評為優秀學生干部,每當假期回家總會幫著劉軍干這做那,幫著照顧爺爺、奶奶。
同時,劉軍的孝行還感動了鄰里。左鄰右舍說,哪家出現不孝敬老人的現象,勸的人總會說同一句話:“看看人家劉軍! ”劉軍已經成為這一帶尊老愛老的好榜樣。□本報記者 張睿 本報通訊員楊玉娟 孫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