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蘇現凱參加奧運火炬接力,擔任火炬手。
“家鄉人的支持讓我走到了今天”
近年來,蘇現凱可謂榮譽等身,他相繼獲得天津市勞動模范、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天津新港重新開港60周年功勛人物提名獎以及2013年集團公司“十百千”等榮譽稱號,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基在哪里,他開始琢磨,如何讓更多的外來務工人員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經過長時間調查,他草擬了一份隊內集中公休制度,經過多次修訂與申請后,在隊內試行,僅第一個月,員工的干勁明顯提高了,請假的員工少了、員工人數比較穩定、員工們能夠安心工作,精神集中思想不浮不躁,出勤率保持在99.5%以上,得到了農民工弟兄的一致認可。在生活上,蘇現凱時刻把員工的冷暖掛在心上,及時了解員工狀況并跟他們說:“有困難就找我。”而隊里的員工遇到困難,只要被他知道,不管是誰,他都會全力相助,工友們都管他叫“管得寬”的老大哥。
劉金旺、劉金樹哥倆都在蘇現凱的裝卸隊,2012年4月,他們的父親出了交通事故,蘇現凱得到消息后,立馬帶領連隊骨干連夜乘火車趕到河北青縣醫院探望,并送上慰問金;還有一次,蘇現凱深夜12點接到員工的電話,得知這名員工的愛人生小孩大出血,情況危急,急需住院費,他立即從家里拿著錢送到醫院……事實上,類似的例子枚不勝舉。
蘇現凱經常說:“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優秀的隊伍。 ”正是在這種理念下,蘇現凱的隊里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成為天津港裝卸隊伍當中的一面旗幟。
在天津港農民工群體中,有5000多名來自樂陵,“樂陵勞務”已經成為天津港第一勞務品牌。在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時,蘇現凱說:“有人說我從一名普通的農民裝卸工發展到一名天津港的管理人員,是全憑‘扛’出來的,其實,說句實在話:‘是,也不是。’我從來到天津港,確實不怕苦、不怕累,心里有股子不服輸的恨勁,但是我更明白,如果沒有天津港這些家鄉人的支持,自己無論如何也走不到今天。 ”
采訪結束時,他一筆一劃地寫下:“勤勞樸實,堅韌不拔,實現人生價值,為家鄉增光添彩。 ”他告訴記者,這句話既是寫給自己,也是寫給天津港里千千萬萬個家鄉人,他希望每一個身在外地的德州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家鄉增添榮譽。
□本報記者 尹濱 任立松 王志偉 本報通訊員 李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