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患精神疾病的婆婆改嫁”,這是明霞在丈夫、公公車禍去世后,再婚時提出的一個條件。當時,她身背6萬元欠款、懷中抱著剛滿9個月的兒子,仍堅定地站在婆婆身邊遮風擋雨。歷經(jīng)生活磨難,飽受艱辛困苦,她成為親友眼中的“女強人”、村民口中的“致富能手”。
時間退回到十年前,明霞的兒子剛滿9個月,他和丈夫借了6萬元籌備起一家農(nóng)資店,全家人滿心歡喜地為了小店開張忙前忙后。丈夫和公公為了多些收入去城里打工,然而10月的一天,兩人出去后再也沒有回來,一場單方交通事故奪去了兩人的生命。更讓明霞難以招架的災(zāi)難接踵而至,婆婆由于傷心過度精神失常。
一夜之間,家庭的重任和欠下的債務(wù)像大山一樣壓在明霞的肩上,然而,面對嗷嗷待哺的兒子、精神失常的婆婆,以及債權(quán)人焦急的眼神,她選擇了堅強。
明霞挨家挨戶登門向債主表態(tài):丈夫不在了,欠的債她認,丈夫打有欠條的,她給債主改寫欠條;沒打欠條的,問清事實也全部認賬,給債主補寫欠條。為了還清這筆錢、照顧年幼孩子和精神失常的婆婆,她每天起早貪黑, 80斤重的化肥,抗 蹬著三輪車給顧客上門送貨。
見明霞日子過得太苦,親友勸她再嫁。她提出一個條件,“我是婆婆唯一的依靠,不管嫁到哪兒,都要帶著婆婆。”聽了這個條件,不少相親對象都搖頭,直到2009年,她遇到了現(xiàn)在的丈夫崔廣廷。“我真沒想到有人會同意這個條件,愿意和我一起掙錢還債,撫養(yǎng)孩子,為老人養(yǎng)老送終。”明霞說,這是家庭發(fā)生變故后,她生活里照進的第一縷陽光。
這些年,崔廣廷和明霞也一直履行著承諾,從沒放棄過給婆婆看病,他們前后去濟南、青島各大醫(yī)院求醫(yī)問藥。看病途中,兩人給年邁的婆婆買好熱乎可口的飯菜,而他倆則吃點從家里帶來的火燒、饅頭。就在這樣的省吃儉用下,他們一點點還上了欠下的所有債務(wù)。
兩人的勤勞堅持終于盼來了雨后彩虹,明霞又有了一個孩子。但是孩子的第一次檢查,卻讓她再次掉進絕望的深淵,孩子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心肺整體移植的費用高達60萬元,如果不移植,孩子只能活到十多歲。
2016年11月,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明霞湊夠20萬元,帶著小兒子踏上求醫(yī)之路,孩子手術(shù)后10天出現(xiàn)抽搐,16天時醫(yī)生讓簽了病危通知書。“我的孩子肯定不會這么脆弱,我相信他能挺過來。”當一家人全都崩潰時,明霞擲地有聲說出這句話,然后就一步也沒有離開過病房門口,她近乎執(zhí)拗地認為寸步不離的守護,可以帶給孩子力量。或許是母子連心,孩子在重癥監(jiān)護室40天后,竟奇跡般地好轉(zhuǎn)。
回家后,明霞除了經(jīng)營農(nóng)資店,還學(xué)會了編織藤椅,并把這項技術(shù)無償教給村民,帶動村里10多個姐妹們一起編織,幫助大家提高收入,也因此高票當選為婦女主任。
如今,明霞依舊要為債務(wù)辛苦勞動,但她內(nèi)心幸福溫暖,她相信每個人生活里都有陰雨晴日,只要心向陽光,一定會迎來艷陽天。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俞榮通訊員王斐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