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查看原文鏈接)
作為GDP超9萬億的經濟大省——山東,曾因塊頭大,產業笨重,被稱為大象經濟。而在全力拼經濟的當下,山東正在加大力度,全力轉型,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綠色低碳重大工程抓緊推進
(點擊圖片查看原文鏈接)
進入三季度,忙碌,成為工作人員的常態。記者在山東省發改委看到,雖然已是晚上8點,但這里的辦公室卻燈火通明,工作人員正對照著項目清單,逐一梳理各類重點項目的推進情況。山東省發展改革委投資處副處長李冬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山東省梳理推出1.5萬個重點項目和3827個擬竣工投產項目,前三季度已投產項目占年度計劃的71.9%,好于去年同期8.9個百分點。四季度還要投產1000多個項目,現在就是要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緊盯到底。
在項目清單中,威海市的幾個將要投產的清潔能源項目引起了他們的關注。作為全省唯一集齊“核風光儲”新能源類型的地級市,威海市新能源產業發展勢頭強勁,33個新能源項目正在建設。而這些項目也是今年山東省綠色低碳轉型發力重點。得知威海市重點項目推進會這兩天即將舉行,李東決定搭明早的高鐵再去一趟項目現場。
風電核電等新能源裝備不同于一般產品,技術要求高、建設周期長、資金投入也更大,如何全鏈條保障這些重大項目穩步發展,李冬和他的同事們一下高鐵,就馬不停蹄來到工程現場,進行現場辦公:投運之后,電力如何送出去?后續配套工程,用地等要素如何保障?在現場,李冬和他的同事們把這些問題一一記錄,協調推動各部門為工程順利推進保駕護航。山東省發展改革委投資處副處長李冬說,從前期調度的情況,他們對完成全年目標很有信心,一個個重大項目的落地見效,將夯實山東經濟穩的基礎。
棗莊:如何從百年煤城邁向鋰電之都?
全力以赴拼經濟,是眼下山東最重要的工作。而拼經濟必須找準發力點。于是山東將目光投向了“新”,加速培育新動能。山東棗莊,這座曾經因煤而興的城市,如今卻正在走上一條以鋰電作為首位產業的發展之路。
(點擊圖片查看原文鏈接)
記者來到這里的一家鋰電產業園采訪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家生產電池極片的企業,正不停地把自己的產品送到樓里另外一家企業。這里的一家電池生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他們的產品樓上樓下跑一跑,就變成電池組件了,很方便。現在馬上年底了,他們正在加班加點生產。
記者數了一下,在這個樓里,既有生產電池極片的,還有專門負責電池組裝的,一個4層高的樓里,涵蓋了從鋰電材料、電芯制造到集成包裝多個環節。而這樣一種模式,就是當地正在打造的一種新的生態圈,那就是上下樓就是上下游、左右鄰就是產業鏈。棗莊市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忠波介紹,對企業來講時間就是金錢,現在大家都在拼生產,都想發展壯大,作為政府部門,就要全力給企業配好套,服好務。
如今,棗莊市聚集了126家鋰電企業。而形成如此產業生態的棗莊,在20多年前卻是一個以煤炭為支柱產業的城市。隨著被國家納入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產業發展的危機感隨之而來。困境之中,當地開始“煤”里尋找突破口。他們發現,在煤炭產業中,礦燈、單軌吊、監測設備等都需要用到鋰電池,是一個比較大的市場。加之近年來,新能源電池汽車的快速發展也為鋰電帶來了重大機遇。
但是,另外一個問題來了,他們想發展鋰電,產業基礎卻十分薄弱,破局從哪里開始?在棗莊高新區,記者看到這樣一本招商地圖,10多個省份的鋰電龍頭企業,被他們列入了招商重點。棗莊高新區投資促進局高級主管漸帥說出了他們的想法:沒有龍頭企業,就只能是小打小鬧,形不成氣候。他們就盯上了正在尋求在北方落地汽車動力電池項目的吉利和欣旺達集團。
不過企業提出,需要一塊滿足生產需求的300畝土地,當時的土地指標并無法滿足。于是,棗莊高新區拿出專項資金,搬遷、清退了4家低效生產企業,平整出土地。一系列政策保障下,一個總投資50億元的動力電池項目正式開工。
如今在吉利欣旺達10公里范圍內,聚集了近40家鏈上配套企業。但隨著全國鋰電產業的大發展,如何進一步提高核心競爭力?成為眼下當地政府正在思考的問題。一個新成立的鋰電產業創新創業共同體開始運行。在這里記者看到一份名單,山東省51家鋰電產學研用等不同領域的成員單位,正聚合在一起,共同解決發展瓶頸問題。同時,政府也正在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出臺了全國第一部鋰電產業專項法規。
如今,鋰電產業已成為推動棗莊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今年,棗莊又編制了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規劃,在鋰電池之外,他們正在開拓晶硅電池、鈣鈦礦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新賽道,全力打造中國新能源電池名城。
榜單里有了這樣的新變化!
前不久公布的2024年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有55家山東企業上榜,其中民營企業達到37家,民營企業正在成為山東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幫助民營經濟更好發展壯大?山東又正在做什么?
(點擊圖片查看原文鏈接)
在山東魯北高新技術開發區,一個總投資30億元的聚苯硫醚的項目正在加緊施工,這也是山東省今年著力打造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項目。聚苯硫醚是一種高端熱塑性材料,廣泛應用于航天、汽車電子、石油化工、紡織醫療等領域,在行業內被稱作“塑料黃金”。
而投資這個項目的,是山東一家民營企業,在今年的中國500強榜單中,他們排在第222名。這個項目,是企業轉向高端化工的關鍵之舉。然而,這樣一個高質量的項目,今年年初還因為缺少用地指標而無法建設。
山東魯北高新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趙吉義介紹,這里是一個10.6平方公里的化工園區,當時已經全部建滿。在他的電腦上,還保存著一份當時的項目名單,他告訴記者,因為沒有多余的土地指標,很多優質項目都在門外排隊。
要扶持這些項目上馬,擴區迫在眉睫。當時,像這樣有擴區需求的化工園區,山東有16家,給哪家開擴區的“口子”,怎么公平地開“口子”?在山東省化工專項行動辦公室,工作人員給記者展示了化工園區擴區的管理辦法。而像這樣的管理辦法在全國還是頭一份,工信、發改、自然資源等7個省直部門聯動,直接定數、定量。
山東省化工專項行動辦園區建設組負責人劉維峰給記者介紹了這個管理辦法:像化工園區綜合管理考核要求不低于80分,園區主導產業營業收入占園區總收入的60%以上,已建成項目畝均產值不低于300萬元。
有了標準,園區就有了抓手,他們抽調各個職能部門專員,成立專班,逐條針對省內提出的要求,掛圖作戰,改善提升基礎設施,整合優化項目。拿到了寶貴的土地指標,工程項目很快就投入了建設。其中一家企業現在已經進入全力沖刺階段,預計明年一季度建設完成,項目投產之后可實現年產值26.5億元。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當前,山東正在推出20多條針對性改革舉措,著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拿地難等問題,同時,大力實施“十鏈百群萬企”產業鏈群融通創新對接活動,引導新建民營企業向園區集聚,加快對民營企業的培育力度。
扛牢經濟大省使命 承壓前行勇挑重擔
記者在調研中也了解到,當前,山東發展依然面臨困難和挑戰,國際形勢更加復雜多變帶來外貿增長的壓力,項目投資的持續性有所減弱,不確定性因素增加。面對這些難處,山東正在把保障重大工程建設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全力加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經濟大省挑大梁,企業沖在最前排。而圍繞企業的服務做得怎么樣,至關重要。干在實處的山東人,正把服務做得更早、更細、更主動。我們看到,圍繞大項目有千頭萬緒,政府幫著化繁為簡,促其順利推進。培育新動能,怎么把上下游、左右鄰的鏈接關系梳理明白,政府做了不少默默地支撐與服務。民營企業遇到不少“難”,政府做好溝通交流協調服務,幫著企業迎難而上,闖出新天地。一個經濟大省,是企業成長發展支撐起來的,也是各級政府部門穿針引線幫襯出來的。服務里面有系統觀念,統籌協調;服務里面也有主動作為,想在前、干在前。這就是“大塊頭”的成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