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完善以開放促改革制度機制,制度創新賦能效應持續顯現
從惠企創新看開放之變
缺少渠道、獲客成本高、新客戶摸不清底細……開拓海外新市場是外貿企業公認的犯愁事。得益于上合經貿綜服平臺的助力,青島歐海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海德”)開拓上合組織國家市場,卻比以前容易了很多。
上合經貿綜服平臺通過鏈接216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信用數據,為歐海德出具了涵蓋目標企業營收、貿易等50多個細分維度情況數據的信用報告。“我們據此篩選出10多家客戶,目前年出口額超過1000萬元。”歐海德銷售經理王語盈說。
在新客戶、新市場背后,歐海德收到的其實是一個豐厚的“開放紅包”。山東主動融入全國開放大局,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加快塑造,高水平開放的層次能級全面提升,越來越多的“歐海德們”成為山東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直接受益者。
“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是國家賦予自貿試驗區的重要使命任務。山東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山東自貿試驗區18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全省得到復制推廣,制度創新的賦能效應持續顯現。
“關保通”是煙臺海關與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聯合推出的通關便利化新模式,政府、國有擔保公司和銀行三方共同承擔關稅及滯納金的代償風險,企業向銀行申請關稅保函時可以獲得免抵押、免保證金和手續費的優惠。隨著“關保通”模式在自貿試驗區外的復制推廣,位于招遠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玲瓏輪胎也享受到了這一紅利。“截至目前,玲瓏輪胎‘零成本’辦理保函金額已累計超1億元,每年節省綜合成本300余萬元。”企業通關部經理蘭慧說。
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明確,完善以開放促改革制度機制,建設制度型開放示范區,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進一步凸顯了自貿區作為制度創新“頭雁”的重要使命。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山東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112項試點任務已全部實施,深化改革創新方案實施率超過70%。2項改革試點經驗、5項“最佳實踐案例”在全國推廣,省級制度創新成果數量達183個,制度創新成果數量居第五批自貿試驗區前列,有效發揮了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
針對企業所急所需,一批指向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制度創新成果陸續問世。比如,為解決通關效率低、成本高等難題,中國(山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在提供一站式通關全流程服務的基礎上,開發上線了“魯貿貸”平臺、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專區、國際結算平臺、出口企業海運保險費補貼申報系統等多項特色功能,持續為企業提效降本。上線運行以來,已與30個部委實現“總對總”對接,上線30個功能模塊,涵蓋176個業務系統,服務事項達1200余項,服務外貿企業超過40萬家。
再如,針對農產品出口常遭遇國外技術壁壘的掣肘,濟南海關以服務農業企業“走出去”為出發點,優化出臺支持國家農綜區發展10條措施,指導30余種農產品出口至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益企業近900家。
制度型開放的紅利疊加釋放,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讓投資山東的熱情持續高漲。今年秋季,山東省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上,70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建設,民營企業投資項目430個,總投資達3537億元,投資額度超過一半。
10月24日,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在青島開幕,各方圍繞航運物流、新能源、藍色金融等海洋經濟的諸多熱點領域開展研討,多場高層次閉門投資會帶來商機,總投資656億元的30個山東省海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展現高能級平臺在吸引高質量項目、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的巨大能量。
高能級開放平臺,是對外開放的“主戰場”。山東堅持改革賦能、創新驅動,將高能級開放平臺打造為擴大國際交流合作、集聚全球優質資源的重要載體,賦能高水平對外開放。
如今,自貿試驗區內,一家家跨境電商企業業務版圖持續擴大;開發區里,跨國公司帶來的新項目拔節生長;青島峰會、儒商大會、港澳山東周、新加坡山東周等活動中,魯企對接客戶、簽約項目,收獲滿滿。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山東將深化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全力做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的“減法”、優化營商環境的“加法”,吸引更多跨國公司走進山東、深耕山東,不斷提升外資企業的獲得感、滿意度,在務實合作中攜手共贏。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李振 孫源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