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記者 穆修奇 報道
德州新聞網訊 “有了專業澆地隊真是太方便了,只要撒上肥料,扒開地頭水口,俺一個家庭婦女就能把地澆完,真是太好了。 ”近日,正在澆地的經濟開發區袁莊村村民柳素杰高興地說。
袁莊村村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和農業種植為主,近年來隨著外出打工的男勞力越來越多,澆地成了村民們的大難題。該村為解決澆地難,在征得全村黨員干部、群眾代表同意后,村集體先后投資25多萬元,建起1處揚水站,打了13眼機井,購進電線、電閘、潛水泵20套,在村北農田中間,新上200千瓦的變壓器,埋設地下電纜,實現井井通三相電。對于澆地設施,隨壞隨換,保證天旱時及時澆地。并組織由5人組成的澆地專業隊,統一為群眾澆地。只要河里有水,全村685畝小麥5天就能澆一遍水。澆地只收電費,澆1畝只需7元,全村685畝地澆3遍水,年可節約澆地開支1.9萬元。“有了專業澆地隊伍,可騰出男勞力外出打工。全村99名剩余男勞力一年能掙回297萬元。 ”該村黨支部書記袁長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