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德州一言不發,隔離期滿卻連聲道謝
德州新聞網訊 記者王志強本報通訊員趙慶川
過晌風一個勁兒地吹,劉瑞卻汗水直流。
老人不進房間,坐在走廊里,不吃也不喝,勸也不聽,也不言語,這可怎么辦?
劉瑞是經開區舒8隔離點醫護組的組長,老人邱某是一位73歲的殘疾人,接來時衣著破破爛爛、散發臭味,身上掛滿塑料瓶。
“老人有高風險地區旅行史,加上是隔離點接收的第一位殘疾人,一定要更用心,更用情,隔離好、服務好。”經開區發展服務中心負責同志高度重視,并到隔離點安排有關事宜。
8月12日,邱某在德州東站下車,欲購買去北京的車票,因購票系統顯示其限制出行,有高風險地區軌跡,由經開區舒8隔離點派120救護車將其接至疫情隔離點進行集中隔離觀察。
后勤保障組組長邢學智,是名退伍軍人,也是名黨員,他帶領著后勤保障組和醫護組工作人員輪番勸說,曉之以理:隔離期間,都在房間里,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其他人負責;動之以情:在外面坐地上,容易著涼,長時間不吃飯,對咱自個兒身體也不好;服務周全:老人從南方過來,擔心不適應德州的氣候,專門為老人購置了衣物。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入駐隔離酒店一天后,老人終于進了屋,吃了飯。
8月13日,在與老人的女兒取得聯系后,母女倆視頻聊天后,老人才打開了話匣子。
原來,老人20年前不幸遭遇車禍,左臂和左腿被截肢,此后行走只能靠在地上爬行。之前在北京和女兒生活,因與女兒發生矛盾,今年6月離家出走,在外期間歷盡了辛酸。
但是老人喜怒無常。
這一天,門“哐”的一聲關上,卻打開了護理組護士崔亞欣的淚腺。
“老人在房間內靠門的地方,剛給老人量完體溫,靠近門口的我問老人還有什么需要幫忙的?話沒說完,老人猛地關上門,門就撞到身上,嚇了我一跳。”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崔亞欣越想越委屈。
“在照顧這位老人時,我也遇到過類似情況。老人本身喜怒無常,加上在隔離心情不好,我們要多擔待些?!贬t護組組長劉瑞安慰道。
聽到崔亞欣的哭聲,邢學智也過來安慰她:“老人被隔離心情也不好,換位思考下,把老人當成自己的老人?!?/p>
在工作人員用心用情的服務下,老人洗了澡,換了身干凈衣服,笑容蕩漾在她的臉上。
隔離期滿,核酸檢測也是陰性,8月28日,老人在經開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被送到了其在北京的女兒家中。
“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你們,讓我在德州經開區感受到了溫暖。”臨行前,老人反復念叨著。
這是經開區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個縮影,在具體實踐中體現初心使命,在急難險重中踐行“群眾有疾苦干部去辛苦,群眾有困難干部去作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