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群眾為王春紅(中)送來錦旗
王玲玲(右二)應邀參加中國比耶礦泉水水廠開業儀式
王玲玲(右二)應邀參加中國比耶礦泉水水廠開業儀式
編者按
巾幗繁如花,盛放新時代。在我們身邊,從來不乏這樣一些美麗的身影,她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展現著女性執著發展的智慧、崇德向善的力量和自尊自信的風采。她們中,有深耕教育25年,只為讓每個學生更出彩的女校長;有鐵面柔情、用愛踐行司法為民的女法官;也有打開非洲市場,帶領更多德州企業“走出去”的巾幗典范。經開區因為她們的存在而更加美麗。在第112個“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向她們致敬!
王玲玲
太陽能生產基地建進非洲
記者李榕本報通訊員李曉燕
人物名片
王玲玲,2006年成立鑫衢公司,現為鑫衢集團董事長,非洲之星鉆石品牌創始人,中國商會駐安哥拉聯絡處主任,德州德商商會會長,德州珠寶協會副會長。先后被授予德州市“三八紅旗手”、德州市首屆“誠信之星”、“影響山東十大經濟女性人物創業獎”、2020年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德州市“德商精神獎”等榮譽稱號。
在德州,不乏企業家走出國門,甚至沖出亞洲謀發展,山東鑫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玲玲當屬德州企業家中的“黑馬”。
“在非洲安哥拉,我代表的不僅是鑫衢公司,更是中國,當地人都親切地稱呼我為‘光的使者’。在整個安哥拉,大部分的太陽能路燈、太陽能信號燈都是由鑫衢公司承建,這讓我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3月1日,安哥拉時間凌晨2時許,剛剛從剛果(金)考察完項目返回安哥拉的王玲玲,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2006年,而立之年的王玲玲作出一個大膽決定:辭掉令人艷羨的國企“鐵飯碗”,在經開區成立鑫衢公司,開啟創業之路。
2011年,準備大干一場的王玲玲,卻遭遇人生首次“滑鐵盧”:國內外光伏市場“寒冬”驟降,公司旋即陷入債務危機,王玲玲就此背負上千萬元銀行貸款。
放棄很容易,但是信譽往哪兒擱,銀行貸款怎么償還?王玲玲選擇奮起一搏,尋找新的出路,并將目光鎖定非洲——安哥拉,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王玲玲認為,這里蘊含著巨大商機。
然而到達非洲后,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一度讓她陷入困頓——同行的女翻譯因擔心自身安全,7天后就回國了,只留下語言不通的王玲玲;她每天頂著大太陽出去談業務,餓了就啃個大餅,渴了就喝點涼水,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孤獨與痛苦;6個多月過去了,“砸鍋賣鐵”湊來的30萬美元消耗殆盡,王玲玲到手的訂單依舊為零。
“選擇了,咬碎牙也要堅持下來!”一向執著著稱的王玲玲沒有低頭,經過無數個“徹夜難眠”,半年后,在中國駐安哥拉大使館的幫助下,王玲玲在安哥拉比耶省拿下首單——總投資260萬美元的太陽能路燈及信號燈項目。
對于鑫衢公司而言,這絕對是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隨著首個工程項目的完工,公司就此打開非洲市場,在安哥拉建立了兩個生產基地,陸續承接下安哥拉18省6部的太陽能工程,產品涵蓋太陽能路燈照明、太陽能信號燈、太陽能家用發電系統等,真正實現了把中國的太陽能帶到非洲。
2015年,她順勢而為,進軍鉆石行業,成為全國首個在海外擁有鉆石采礦權的中國人,把非洲的鉆石“搬回”德州,在德州建起了省內唯一的鉆石文化體驗館和鉆石加工基地,打造出屬于自己的鉆石品牌——非洲之星,成為中非合作和友誼的親歷者與傳播者。
“把德州的太陽能帶到了非洲,又把非洲的鉆石帶回德州,我走出去,更要回歸。”王玲玲說。2018年10月,在相關部門指導幫助下,德州德商商會成立,作為發起人之一,她被推舉為會長。3年間,德州德商商會組織對外經貿洽談、優秀企業參觀學習等活動數十場。他們溝通政企,對接國際國內商會,助力更多企業走上國際化發展道路。同時,德州將“走進非洲”信息交流中心設在了鑫衢公司,為德州企業“走出去”提供咨詢服務,推動雙方經貿合作邁上新臺階。
眼下,安哥拉建筑業及其他行業日漸復蘇,鑫衢公司作為進駐安哥拉的首批太陽能企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新契機。自2022年1月至今,該公司簽署安哥拉國防部及各省政府光伏項目總額600萬美元。“近年來,德州市以項目為支撐,深化經貿等領域的合作,推動了開放型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走出去’的企業越來越多。作為德州德商商會的會長,未來我將帶領更多的德州企業‘走出去’,在海外建立我們德州人的‘中國城’。”王玲玲說。
李欣
讓每個學生都有出彩人生
記者劉瀟本報通訊員李曉燕
人物名片
李欣,北京八中·崇德中學校長。從事教育工作25年,先后被評為北京市西城區骨干教師,北京市大興區優秀班主任、優秀政教主任,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山東省婦女兒童工作優秀個人。其辦學經驗作為市級優秀辦學經驗在北京市校長沙龍中進行展示、交流,先后接受北京教育頻道、《現代教育報》、河南衛視等多家媒體專訪。
一條路要走多長才是盡頭,一份事業要執著多久才會放下?
這個問題的答案,李欣回答得不假思索:生命有長短,對事業的執著無止境。
李欣今年48歲,現任北京八中·崇德中學校長,日前,她被評為山東省婦女兒童工作優秀個人。3月2日,“三八”婦女節前夕,記者采訪了這位享有省市級多項榮譽的女校長,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展開了一次深度對話,揭開了短短4年間,北京八中·崇德中學煥發嶄新活力的發展密碼。
時間追溯到2018年9月,崇德中學敞開大門辦教育,學習先進地區的辦學理念,與北京八中開啟了合作辦學之路。此后,李欣被北京八中委派到德州,任北京八中·崇德中學校長。她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開齊開足學校的音體美課程,同時開設了近30門特色課程,保證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一天一節體育課,目的是讓學生強身健體,至少掌握1至2門運動技能。
“堅持五育并舉,并不是一句空話,我們的辦學原則就是讓每個學生都出彩。”李欣說。除了開足開全學校課程,李欣經多方了解、反復斟酌后,還將北京八中傳統的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心育節等特色活動,“移植”到崇德中學,并立足學校特色,深入挖掘,開展特色教育。例如,開展成長儀式教育、研學實踐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不斷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不僅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李欣還立足教師隊伍建設,她認為,有高水平的教師,才能有優秀的學生。該校75%的教師為新教師,缺少教學經驗和教育方法,“鑒于此,來德州這幾年,只要不外出開會,我每天都會抽時間參與聽課、磨課,每一節課都詳細記錄,課后與老師們一起研究、提煉高效課堂工作法,為課改助力,讓學習變得更快樂更有趣。”李欣說。
改變在緊鑼密鼓下發生,除了內部全方位提升,李欣深知,要想徹底改變年輕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還需“借力”。為此,學校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聘請了7名北京八中教師來德州駐教,邀請多位教學骨干進行線上線下講座,創辦“北京八中名師講堂”,先后組織50余名教師赴京跟崗學習,全面提升本地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在大步流星發展中,北京八中·崇德中學又迎來發展的關鍵節點,2021年10月,弘德小學并入崇德中學統一管理,成立初小銜接教育實踐校,開創了全市初小銜接教育的先河。李欣稱,“先河”的背后是責任和重擔,這意味著學校要把銜接教育做成精品,打造成品牌,并在初小銜接教育實踐的基礎上,著力打造九年一貫制教育,讓基礎教育更加連貫、簡約、高效。
2022年是李欣在教育事業堅守的第25年,談到多年來的教育心得,她侃侃而談:“做教師時,我把知識傾囊相授,喜歡與學生們打成一片,并能從中找到樂趣和成就;走上管理崗位后,我努力把學生和教師的成長當成最高的榮譽,希望把適合每個孩子的教育做到極致。”
時至今日,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北京八中·崇德中學的教師隊伍水平、課堂改革成效、學生成績、家長評價都在發生著喜人的變化。“未來,我將借助全區發展的新局勢,乘著學校九年一貫制發展的新形勢,依托全校師生成長的新態勢,帶領學校師生借力蓄力、創新奮進、全面生長。”李欣說。
王春紅
鐵面女法官柔肩擔正義
記者屈大鵬本報通訊員李曉燕夏菲菲
人物名片
王春紅,經開區人民法院四級高級法官,駐德州法院道交一體化訴調中心工作。從事審判工作多年,她始終以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感染著身邊人,被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評為“十佳女法官”,被授予德州市“百佳政法干警”榮譽稱號等。她帶領的團隊先后被授予“優秀法官工作室”“第二屆青年文明崗”“巾幗文明崗”“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提起經開區人民法院法官王春紅,同事們都戲稱她是“拼命三郎”。她說,法官這個職業,要時刻銘記“四顆心”——初心、耐心、責任心、將心比心。正是秉持著“四顆心”,她在崗位上堅守了31年,用責任和擔當詮釋著一名女法官的為民情懷。
自2018年經開區人民法院與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事故處理大隊及26家保險公司成立德州法院道交一體化訴調中心以來,王春紅帶領團隊共審結案件1800余件。面對繁重的辦案壓力,整個團隊迎難而上、攻堅克難,訴調中心人均結案數超出全市法院人均結案數一倍以上,其中民事侵權案件860件,刑事案件180件,訴前調解案件1500余件。且無違法違紀案件,無上訴信訪案件,無超審限案件。
審判工作中,王春紅不僅注重辦案數量,更注重辦案效果。“能調解的要優先調解,不能為了省事而輕易下判決。”王春紅說,訴調中心主要審理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涉及法律咨詢、訴前調解、訴前鑒定、訴訟立案、財產保全、司法確認等方方面面。隨著近年來道路交通事故逐漸增多,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已成為法院受理的第一大民生案件,壓在王春紅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但她始終未曾有一刻松懈,至今仍保持著平均一天審理兩個案件的工作節奏,加班加點更是成為生活常態。
長年累月伏案工作,帶給了王春紅一身傷痛。2015年4月,她被診斷患有腦垂體瘤,嗅覺與味覺完全喪失,視力也發生缺失。“看東西只能看到殘缺的畫面,吃飯也食不知味,生活受到很大影響。”王春紅回憶道,有一次在家做飯,她從冰箱中拿出一包已經變質的金針菇炒菜,幸好被家人及時發現。
自從患病以后,王春紅時常感覺疲勞嗜睡,眼睛看一會兒卷宗就變得十分干澀。領導同事們都勸她休息一下,可她總是用各種理由堅持下來。隨著病慢慢痊愈,她竟連一年一次的復查都給忘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2018年,德州法院道交一體化訴調中心成立之初,繁重的工作讓王春紅病情復發,醫生建議她休息3個月,可王春紅硬是往后拖了1個多月,在兩次手術間隔期,將手上積壓的20多件案子辦完才肯短暫休息,接著又投入工作中。“年底法官少,工作也忙,我不能看著同事們忙碌而自己在家享清閑。”王春紅說。
作為訴調中心8人團隊的領頭人,王春紅在日常工作中不僅想在前,更是干在前,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感染著身邊人。去年,一名處理員因審查失誤,致使給當事人多轉了近2萬元賠償款,如無法追回該筆款項,損失將由該名處理員承擔。處理員懷著忐忑、自責的心情將此事報告給了王春紅,出乎他意料的是,王春紅沒有一句責罵,而是帶著他連夜趕往當事人所在的城市,陳述自己的工作失誤,最終成功追回損失。
質證、開庭、判決……翻看王春紅的日程表,上面排著滿滿的工作內容。“有的案子雖然小,但對調解雙方來說十分重要,我們必須做到公平、公開、公正,讓當事人感受到我們誠懇的態度。”王春紅說,解決百姓各式各樣的訴求,靠的不僅僅是法官的專業知識、邏輯思維能力,還有腦力與體力的雙重投入。熟悉王春紅的同事都知道,她遇到難以判決的案件時,總會將自己鎖在屋里,認真研究卷宗,直到找到新的突破口才肯出來。
身著法袍,無愧于心。去年,是王春紅在法院工作的第30個年頭,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為她頒發了“人民法院工作三十年”獎杯,她視若珍寶,將此珍藏起來。“我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我鐘愛的法律事業,我會繼續用手中的法槌,心中的天平,維護司法公平。”王春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