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籠引鳳”9項目落地
首席政府服務官(右)進企問需
盤活閑置資源,引來鑫強食品項目
記者于春芝通訊員翟蕊蕊崔昕
8月10日,記者從丁塢鎮政府駐地出發,沿339國道向西行駛5公里,就是后田河村,在路南村北,是剛剛投產的山東鑫強食品項目基地。廠房內,工作人員正忙著趕制訂單。
就在去年,這里還是一片靜悄悄。原占地20畝的和宸熱能廠因經營不善造成廠房閑置,丁塢鎮結合鎮域產業結構和發展方向,精準招商引資,引進鑫強食品項目。
做大做強鎮域經濟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基礎保障。丁塢鎮聚焦鎮域經濟提質增量,在盤活閑置資源、發展優勢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等方面持續發力,以“不為不辦找借口、只為辦好想辦法”的原則和態度,加快鎮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去年以來,已先后招引9家中小型企業落地;1個項目入選德州市2023年重點項目。
緊盯“三個關鍵”
閑置資產撬動發展新動能
“我們按照政府引導、規范管理、市場運作的工作思路,以土地要素盤活提效推進工業用地有機更新,實現‘騰籠換鳥’,盤活‘舊巢’,引來‘金鳳’,增強鎮域經濟發展活力。”丁塢鎮黨委書記孫長新表示,去年以來,丁塢鎮先后招引了一批好項目、大項目。
在丁塢鎮魯川集團年產20萬件調味品生物制品項目現場,1.2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已經建成,工作人員正忙著安裝生產設備。項目負責人范洪照介紹,該項目總投資3億元,今年10月即將投產。投產后年銷售收入可達1億元,解決周邊村民就業200余人。
此前,這塊18畝的土地已經被原來的融鑫電子廠閑置了多年,土地長期沒有利用,成本不斷累加。
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丁塢鎮給出答案:緊盯市場主導這個關鍵導向。盤活電子廠閑置土地,通過政府搭建招商信息聯通平臺,促進出讓企業及客商之間交流合作,最大化保障雙方利益,確保項目落地落實,探索出一條市場化、專業化盤活閑置土地的新路子,變“閑”為寶,讓沉睡資產“活”起來。
底子清,才能路徑明;心中有數,行動才有方。工作中,丁塢鎮緊盯掌握家底這個關鍵前提。成立鎮黨委書記、鎮長任雙組長的“三資”清理工作專班,對閑散土地、廢棄坑塘,特別是轄區企業用地情況開展地毯式排查,將“僵尸”企業列為重點清理整治對象,建立問題臺賬,明確登記企業位置、占地畝數、目前現狀、發展規劃等信息,為精準盤活資產資源奠定堅實基礎。截至目前,累計清理80余個閑置及低效項目用地。
工作過程中,緊盯“群眾至上”這個關鍵環節。突出群眾主體地位,堅持“政府搭臺,群眾的事群眾商量辦”原則,探索建立以村委會為主導、司法所為指導、群眾調解員為主體、法律顧問共同參與的“四位一體”工作機制,確保“三資”收回無震蕩、無隱患。
鎮經管站站長張美芳介紹,彭家村在清理“三資”時,對于有爭議的土地,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集體商議,并邀請法律顧問全程參與,解讀相關政策法規,確保群眾心中無疙瘩。目前,該村125畝“矛盾地”已全部順利轉化,完成對外發包并種植糧食作物。全鎮通過“三資”清理共收回土地2634畝。
抓實“三個強化”
產業發展有后勁
企業引進來,如何讓產業發展有后勁,這是丁塢鎮政府一直思考的問題。工作中,鎮黨委政府抓實“三個強化”,即政策引導、產業招商、服務保障。
去年以來,9家中小企業選擇在丁塢鎮落戶,給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翅膀,隨之也產生了招工難、用工難等問題。對此,該鎮“見招拆招”,通過多管齊下、多方聯動,著力破解企業用工難題。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人。”在天啟同創預制菜生產車間,30多名工人正加緊生產預制菜。公司負責人王銀剛告訴記者,之前計劃要招150人,但是只招到40人。
丁塢鎮首席政府服務官劉超進企走訪中,了解到企業難題,第一時間將用工需求發送至鎮級就業服務站,工作人員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發布用工信息,為企業解了難題。
針對已經盤活和新引進的項目,丁塢鎮充分發揮首席政府服務官作用,加強對企業的幫辦代辦服務。同時注重發揮鎮紀委力量,以開展同級監督試點為契機,深化營商環境“清風護航”行動,及時了解和解決企業發展訴求及問題困難。今年以來,共為企業解決問題18個,其中依托惠企政策,幫助6家企業申請辦理低息貸款300萬元用于擴大生產規模。
不僅為企業解困,丁塢鎮還積極加大招商力度,成立招商服務有限公司,制定《丁塢鎮招商引資激勵政策》,對招商引資作出貢獻的個人及單位分別給予物質獎勵,截至目前,6個新引進企業投產,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按照鎮域產業布局、發展規劃、城鎮布局、開發導向,該鎮確定了以家具家裝、畜牧養殖、食品調味品、綜合智慧物流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方向,著力提升招商引資的針對性。比如,依托金億奶牛和陽光牧業2家龍頭養殖企業,與熊貓乳業、旺旺、伊利等知名企業項目合作,擴建養殖基地60余畝,增加養殖奶牛1200余頭。在此基礎上,周邊村民依托養殖場奶牛飼養需求,每年向養殖場出售青貯飼料達1.5萬噸,每畝年可增收300元。
做到“三個堅持”
集體經濟更“壯實”
丁塢鎮黨委副書記史磊表示,實現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既要做好招商引資,又要在集體增收上破題,通過“三個堅持”,讓集體經濟更“壯實”。
復興村定桿李黨支部書記李國偉是返鄉能人,在他的帶動下,村里集中流轉土地,積極探索“小田并大田”土地托管模式,推動農田優質、集中、連片,通過種管收售一條龍服務,實現農田增量、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集體增值,目前全村土地流轉已超65%。
丁塢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書記“頭雁”作用,開展村集體經濟增收“揭榜掛帥”專項攻堅行動,由村黨組織書記主動認領村集體經濟增收任務,鎮黨建辦、經管站對各村增收總量、增收途徑、經營性收入占比等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并將評估情況與村黨組織書記的經濟待遇、政治待遇掛鉤,更大程度激發黨建引領“頭雁動力”。在真抓實干、加壓奮進的濃厚氛圍下,自然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黨建共同體成立合作社聯合社實現了全覆蓋,8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50萬元以上。
在促進村集體增收上,該鎮一方面發揮“頭雁動力”,一方面堅持村企共建。陳東、陳西等6個村與金億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簽訂為期5年的奶牛代管發展項目協議,由村委會委托金億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購進220頭奶牛并代管養殖,每村年可獲取分紅8萬元。
同時,該鎮堅持因地制宜,堅持“一村一策”多元化的發展思路,不斷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新路徑。
目前,全鎮40余個村通過入股企業抱團發展、開發特色種養、挖掘資源發展文旅等“一村一策”項目,實現了集體、群眾雙增收。其中,后何廟村將路旁12塊邊角地試種花椒樹,發展邊角經濟,由村集體出錢購買苗木,意向村民“一元一平方米”承包管理,村民占股60%、村集體占股40%,實現了集體有收益、村民得實惠。同時,通過發展邊角經濟,臟亂差的角落變成干凈整潔的鄉村一景,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