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丁塢鎮不斷創新鄉村治理模式,持續推進移風易俗——
“三治”融合 倡樹新風尚
農民畫里倡新風
社區志愿者陪老人一起過中秋節
德州新聞網訊 記者于春芝 通訊員許聰聰張萌萌
前不久,在丁塢鎮苑東村村民苑延崗家的院子里,他的兒子在至親近鄰的祝福中,完成了一場簡樸而熱鬧的“庭院婚禮”。
圍繞“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新風尚目標,丁塢鎮結合實際,通過制定村規民約、樹立身邊先進典型、加強監督監管等措施,全力革除陋習、破除舊俗,像苑延崗一樣,越來越多的村民告別大操大辦。
近年來,丁塢鎮不斷創新鄉村治理模式,完善自治機制,豐富德治內涵,構建法治體系,深化“三治”融合,弘揚新風正氣,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讓鄉村文明煥發新氣象。
自治為基
激活村民參與動力源
說起給孩子辦的婚禮,苑延崗直言“省力又省錢”。
省錢源于一切從簡,按照紅白理事會章程走,辦席標準、煙酒費用等都劃出了“硬杠杠”;省力則是因為,只要告訴村“兩委”,后續一切事宜都有村干部及紅白理事會人員幫著操持。記錄禮金、采辦物資、招待來客,婚禮操辦的每一個環節都有紅白理事會成員幫辦的身影。
“村規民約立在前,我們操辦紅白喜事、人情隨禮可以照章辦事,一律從簡。”中興村黨委書記李文和說,村“兩委”先前征求村民意見,將移風易俗事項寫進了村規民約,明確“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的相關規定細則。
一直以來,丁塢鎮將落實村規民約作為有效提升村民文明道德素養的重要舉措,吸納村里的老黨員、有威望的村民擔任理事和成員,結合村內實際,制定理事會章程。
去年,在全域開展村規民約大討論大修訂,把村民由“旁觀者”變為“當事人”“參與者”,帶動村民自覺投身移風易俗工作,改變大操大辦的陋習,提高紅白事簡辦率,通過宣傳讓村規民約落地見效。
眼下,該鎮構建起“1+1553”鄉村自治體系,即建強一個黨組織核心,踐行一份民規民約,將道德評審委員會、紅白理事會等5個村民自治組織整合為“村民聯合民主議事會”,搭建起五級架構組織體系,延伸基層社會治理觸角,將黨務、村務、財務公開。
思想的轉變并非一朝一夕,為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倡導鄉風文明,規范村民行為,樹立良好的村風、民風,丁塢鎮建立“1234”協商議事工作機制,即牽好一網、搭好兩室、建好三庫、辦好四單,規范協商議事流程,合力推動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有效解決。
同時,做實“幫辦代辦”,探索實施數智賦能全國試點項目,在一網精管基礎上,開發智慧管理服務系統,針對在家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群眾和在外務工人員,由網格員、志愿者上門幫辦代辦或借助手機端“丁塢運營”智慧管理系統上傳幫辦代辦事項。截至目前,幫辦代辦醫保繳納、殘疾人認證等事件4200余件。
以“自治”為核心,引領移風易俗,目前,丁塢鎮無一例賭博事件,村村落實紅白事簡辦,崇尚文明、遵守公德的良好風氣逐步形成。
德治為先
打造淳風化俗舒適圈
73歲的徐紅梅是西郭村村民,她和3個兒媳關系相處融洽,說起她,人們都一致稱贊,這是一個通情達理、愛護晚輩的“好婆婆”。在今年該鎮開展的“好婆婆”典型評選活動中,徐紅梅成功入選。
“咱不給兒子兒媳添麻煩,能幫一把就多幫一把。”令“好婆婆”徐紅梅高興的是,她因此還獲得了積分,并在鎮上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積分超市里,兌換了暖壺。
鄉風文明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丁塢鎮通過強化榜樣力量,廣泛開展“好媳婦”“好婆婆”“文明家庭”“身邊好人”典型評選活動,營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環境。同時,以創建全市“五星級”美德信用示范鎮為契機,丁塢鎮打造“積分超市”,涵蓋勤勞致富、孝老愛親、移風易俗等7個板塊,鼓勵村民通過參與鄉村治理、志愿活動等獲取積分,實現“小積分”兌換“大文明”。
用身邊人感染周圍人。在丁塢鎮,這些“看得見、信得過、學得到”的榜樣隊伍逐漸壯大。今年全鎮評選出“好媳婦”“好婆婆”80人、“文明家庭”56戶,其中1人獲評“山東好人”,1人獲評“山東最美志愿者”。
提到賈西亮,在丁塢鎮,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農民畫。作為一名“五老”志愿者,他以筆為媒,傳遞文明正能量,不僅開設“農民畫課堂”,創作了20余幅包含厚養薄葬、崇尚科學、尊老愛幼等移風易俗主題的農民畫,還和其他“老畫筆”一起,將文明誠信、敬老愛親、團結互助等中華傳統美德,以農民畫的形式,畫上了丁塢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廣場上的圍墻,讓文化“入院上墻”,文明“入腦入心”。
不僅有“五老”志愿活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丁塢鎮創新群眾點單、文明實踐站派單、政府“買單”、群眾評單的方式,多方整合資源,開展移風易俗、尊老愛幼、崇德向善活動,精心設計“紅色宣講”“農民畫課堂”“書法俱樂部”“老年手機課堂”“蒲公英直播間”等特色服務項目100多項,不斷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同時,該鎮全面實施“文化鑄魂賦能”行動,打造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老年大學、烽火歲月革命紀念展廳、楊盤記憶館等為主、橫貫東西的紅色精品文化示范帶。目前,開展“村晚”“百姓大舞臺”“小戲小劇”等活動300余場,通過潛移默化開展文化活動,村風民風煥然一新。
法治為綱
增添鄉村治理正能量
“我們把‘法言法語’轉化成‘鄉音土話’,讓群眾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10月11日,正逢楊盤大集,丁塢鎮楊盤村“法律明白人”黃建偉在集市支起一張桌子“擺攤”,開展普法活動。
丁塢鎮積極發揮法治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積極培養農村“法律明白人”,現該鎮共有8名“法治帶頭人”、24名“法律明白人”。他們圍繞鄉風文明,結合法律法規,活躍于田間地頭,奔走在各家各戶,主動參與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及時化解矛盾糾紛,遏制農村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目標,有效提升了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丁塢鎮還開設“法治大講堂”,建立“1+ N”結對子模式,即1名村法律顧問+ N名“法律明白人”,利用庭院會、板凳會,開展法治講座、矛盾糾紛調解活動,提高群眾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同時,利用村廣場打造法治文化陣地,通過村大喇叭、公眾號、視頻號等宣傳平臺,營造倡樹移風易俗濃厚氛圍。
融合原鄉鎮執法隊伍和現“7+4”執法部門下沉人員力量,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對婚介機構、婚慶公司、流動宴席等婚慶承辦公司和從業人員進行備案監管,通過“日常巡邏+專項整治”,對大操大辦、惡俗婚鬧、低俗表演等違規行為依法依規查處,對相關承辦公司、農村“媒人”等進行通報、曝光,并將其列入婚慶服務行業“黑名單”。
以“法治”為保障,護航移風易俗,丁塢鎮健全規章制度,成立鄉風文明建設工作小組,出臺《丁塢鎮鄉風文明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為全鎮推動移風易俗提供了法治保障。
目前,該鎮建立起紅白事“事前報備、事中監督、事后報告”制度,將節儉操辦、抵制惡俗婚鬧等納入村規民約、婚喪喜慶公約、獎懲機制等,由黨政辦負責組織協調,民政辦負責發動,紀委負責監督。同時,把各村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內容,公開移風易俗專項治理舉報熱線,設立網絡舉報平臺,對紅白事操辦實行動態巡查,接受廣大群眾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