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農業農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理合務鎮依托今年以來開展的“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活動,嚴格對標“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深入調研,不斷整改,激發出鄉村振興工作的強大活力。
“三大活動”促進晉檔升級,實現傳統蔬菜種植走進智慧新模式。自“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活動開展以來,理合務鎮就蔬菜產業新舊動能轉換進行了深入調研,堅持在大改進的方向上找準發展定位,走親民路線,以老百姓投得起、管得了、銷售快為發展理念,規劃設計了占地4500畝的田園綜合體項目,集種植采摘、休閑旅游、康養度假、為農服務和社區于一體,以點帶面全力推動全鎮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目前,已投資1000萬元,建設了占地220畝的果蔬示范園區。該園區建設溫室大棚40個,其中,新型保溫材料溫室大棚20個,傳統大棚20個,采用無土栽培、應用滴灌等新技術,主要種植草莓、櫻桃、香瓜、彩椒等多品種、無公害、有機特色農產品。以其當前大豐收的千禧西紅柿為例,該品種在農歷年前后,產量較高,可達7500斤/畝,其價格可達15-20元/斤,遠高于普通西紅柿的4元/斤,其收益相當客觀。其“老百姓能投的起、無土栽培新模式、收益可觀”的屬性,已在理合務鎮形成了可復制推廣的新舊動能轉換新農業模式。
讓“三大活動”與“一統三提”綜合推進,拓展鄉村振興新產業。堅持以學習促進步,以學習促轉型,以學習強力度。在發展村集體經濟方面,積極探索黃花菜種植加工項目。為響應鄉村振興戰略,結合縣委“七位一體”工作布局和理合務鎮“一統三提”黨建突破項目,今年,全鎮共整理閑散土地2100余畝。
為充分合理利用整理出的土地,建立項目庫,理合務鎮對17個項目進行論證,確立黃花菜種植項目。聘請淄博市規劃信息中心對前王、魯廟、田寨、李官等村的土地項目進行高標準規劃設計,截至目前,已種植黃花菜800余畝。推廣種植的黃花菜依托珍仁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實現訂單回收。
加大綠化苗木種植,建設生態宜居新農村。2017年以來,理合務鎮利用23個村整理出閑散土地1557畝,種植綠化苗木16萬株,種植經濟作物240畝,不僅美化了環境,凈化了空氣,更是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當前,理合務鎮苗木種植較為緊密,在未來3-5年內,理合務鎮將結合苗木生長情況及市場行情,對苗木進行合理梳枝、起苗、補植,實現苗木種植良性循環,提高鄉村綠化底蘊。
加快美麗經濟建設,發展森林村居新模式。理合務鎮以王寨村為試點,將增加村集體收入與發展鄉村旅游相結合,對該村3縱4橫4000多米道路進行了硬化,新種植國槐、白蠟等綠化樹種6000株,桃、梨、柿子、核桃、山楂等樹種1750株,金針菜6萬棵,搭配冬青等綠化苗木1.2萬株,打造出三路五街十八巷,四景觀一環水的綠色長廊。春季花香彌漫,夏季綠樹成蔭,秋季碩果累累,冬季景色蒼翠。形成了“兩季有果,三季開花,四季常綠”的美麗鄉村新景象。
勇于嘗試中草藥種植模式。理合務鎮葦子孟村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共整理出閑散土地20余畝,實行核桃與丹參間作模式,預計年均收益可達3萬元以上。
做實“三大活動”調研與改進,強勢邁入鄉村振興新境地。在調研中激發新思路,在改進力度上多融入科技含量。率先在全縣建設扶貧車間。利用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0萬元,在東宮村建設占地1100余平方米的扶貧車間。建成后,每年可有6萬元用于該村扶貧戶分紅和村內公益事業發展。前期理合務鎮在大藺家、田庵、王寨等村建設扶貧車間,收取租金、增加村集體收入的同時,貧困戶也可以進廠打工獲得收入。
探索社會化服務模式。理合務鎮大力推行村黨支部領辦創辦股份制合作社,目前3家合作社實現正常運轉,入股戶數238家,耕地面積2390余畝。
積極豐富鄉村振興的方法策略。在調研的基礎上,引進專業的、高端的人才46名,初步建立起高質量人才庫。同時,針對當前人才普遍存在“鄉土”氣息,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前瞻性的特點,正在全鎮范圍內積極推行切實可行、可復制的農業產業項目庫,已將龍蝦養殖、蔬菜無土栽培、邊角經濟金針菜種植、紫錐菊種植、丹參種植等列入項目庫。另外,初步構建起“政府+社會”模式框架,加大對鄉村振興戰略項目的資金財力扶持力度,拓寬融資渠道,讓農業項目如魚得水、順風順水的發展起來。(劉興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