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通訊員 馬鵬輝)今年以來,臨南鎮強力借助“兩區同建”戰略機遇,按照市縣兩級“每個社區都有主導產業,每個主導產業都有產業園區”的具體工作部署,在規劃農村社區的同時,同步規劃建設產業園區,堅持宜農則農、亦工則工、亦商則商,讓農民實現“離土不離鄉、就業不離家、進廠不進城”,截至目前,13個試點社區已流轉土地27826畝,17個產業園區正在有序推進中。
??? 龍頭企業帶動。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突出優勢產業,規劃建設一批種植、養殖、加工等產業園區。解家、夏口等社區借助靠近德盛源等蔬菜、水果深加工龍頭企業的優勢,規劃建設600畝露地蔬菜、1200個第五代琴弦式蔬菜大棚、150個旱藕池,形成了占地2800畝的現代農業示范園,示范園可安置剩余勞動了1200余人,為民增收4000余元。
??? 舊村復墾推動。對增減掛鉤拆遷復墾土地,原則上不再分配到戶,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招商引資,重點發展種植、養殖為主的畜牧業產業園區。黃瓜劉、岳家等村利用舊村拆遷復耕土地,吸引苗木公司進駐,建設溫室大棚28個、花卉苗木和有機葡萄產業園區820余畝,帶動社區居民人均增收3400多元。
??? 合作組織拉動。積極引導種養大戶、農村致富能手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流轉土地建設產業園區,發展高效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振興社區以善福竹柳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依托,流轉土地420畝建成竹柳育植基地,畝均收入6000余元,效益十分可觀。新星社區種植合作社流轉土地1300畝,投資3000余萬元建設了高效農業示范基地,主要生產木瓜、有機蔬菜,安置剩余勞動力1000多人,人均年收入2萬多元。
??? 優勢資源促動。鼓勵引導新建社區借助區位、產業等資源優勢,發展園區經濟。雙豐社區依托鎮駐地的區位優勢,投資1200萬元建設了商業步行街和農產品批發市場,村集體每年增收30多萬元。夏口社區發揮靠近徒駭河的地理優勢,規劃建設了千畝生態漁業基地,建成后可幫助200余戶農民實現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