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親最最親,父母給了我們養育恩,為給兒女掙家業,我的朋友啊,舍不得花那半分文……”11月18日,筆者來到興隆鎮紙坊村,剛走近村文化大院,就聽到隨著胡琴的伴奏聲里面傳出優美的秧歌唱詞。
??? 正在連扭帶唱的是該村69歲的李玉榮老人。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她唱的這些包含孝道哲理的秧歌詞竟然都是她自己寫的。該村76歲的楊玉祥老人因腦血栓而偏癱,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三個兒子及其媳婦輪流精心照顧他,既不嫌臟嫌累更沒有半句怨言。該村黨支部書記晏永華說:“現在我們村的民風村風越來越好,全村100多戶人家沒有不孝敬父母的,沒有打架鬧伙的,更沒有違法亂紀的,這與玉榮大娘的勸孝秧歌詞有直接關系。”
??? “老伴去世后,我就琢磨干點什么,為社會做點貢獻,我年紀大了,別的也干不了,我就做琢磨著沖著農村精神文明下手,幫助村里樹立好的民風村風,讓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也能活出風采。”李玉榮老人說,“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還能寫點東西,所以就把自己對孝道、對仁愛的一點兒感悟以秧歌詞的形式寫出來,然后再通過我們老年文藝隊演出來唱出來,對村民有個影響。”
??? 老人說干就干,很快就把想法付諸了行動。第一首秧歌詞就是寫自己教育女兒孝敬公婆的內容。女兒有一次對她說:“你是我親媽,我對公婆能有什么感情,又沒有血緣關系。”為了勸女兒改變這種錯誤觀念,老人說:“你現在也有了兒子,等兒子長大娶了媳婦你也成了婆婆,你愿意媳婦不孝敬你嗎?”女兒聽后低下頭,說回去后一定好好伺候婆婆。為此,李玉榮把這件事編成了秧歌詞:“姑娘來了我囑咐她,在家一定要孝公婆,姑娘問我為什么,聽媽細細的對你說,等到俺外甥長大了,娶了媳婦你就是她婆婆,姑娘聽了抿嘴笑,回去一定照媽說的做。”此外根據這件事她還延伸出另外一首秧歌詞,“年輕的朋友要記牢,親居夫妻兩相愛,孝敬公婆好讓你的孩子跟著學……;年老的朋友要聽好,學會愛兒女家庭才祥和……”
??? “我從小就愛唱愛跳,但是自從進了楊家門當了媳婦,這50來年就沒唱沒跳過。現在人老了,老伴也走了,我要讓自己的生活有意義,于是就從去年開始寫了點東西,把姊妹爺們組織起來成立了老年文藝隊,經常唱唱跳跳,也傳遞點孝道正能量。”李玉榮說,“一來活躍了晚年生活,老有所樂;二來教育了年輕人,讓民風更加淳樸。”為了寫好秧歌詞,她不但讀報紙看電視掌握最新的精神文明政策精神,還買了紅歌本、紅歌光盤磁帶,同時還做好了和本村實際的結合工作,真可以說把孝道宣傳做到了上下結合,創新發展。“進門坐在那沙發上,女婿趕緊把茶上,送上那橘子和花糖,老兩口的心里樂洋洋。”“三個女婿來相會,把那國家大事來商量,要問商量的什么事?商量著怎么奔小康。……”老人編的每一首秧歌詞既充滿農村的泥土氣息,又都充滿了勸人向善的正能量。
??? 該村64歲的村主任王敬齋說:“人老了總要有人照顧,年輕人必須擔起這個擔子。這種事當面明說又不太好說,而像李玉榮這樣通過編秧歌詞唱出來效果就很好,在歡聲笑語、潛移默化中就教育了年輕人,起到了潤物無聲的作用。”今年4月,村民季景芳81歲的婆婆突患腦血栓住院治療,季景芳在病床前端屎端尿陪床伺候,同病房的病人一直以為季景芳是老人的女兒,當知道是兒媳婦時,都伸出了大拇指。經過治療老人雖然保住了命,但是卻成了癱瘓,連話也說不出來,僅有一只胳膊能動。回家后,季景芳和老人睡到了一起,一天三頓喂老人流食,兩次喂老人水果,冬天水果涼季景芳就把蘋果煮熟來喂。每天還要定時撤換尿布,定時翻身。由于長期勞累過度,為此她還患上了心臟病。“伺候老人是本分,聽了玉榮嬸子的勸孝唱詞,更覺得自己應該照顧好婆婆,盡管累點但是心里充實,尤其是看到俺的兒子回來后對他奶奶無微不至的關心,俺更感到欣慰。”季景芳說。據了解,季景芳的兒子每天下班后不管多累、不管多晚,都會過來看看奶奶,照顧奶奶,看到奶奶不高興他就會傷心落淚。
??? 該村老年文藝隊的胡琴師、68歲的王傳奎說:“玉榮不僅通過唱詞傳播孝道,叫村里的老年人受益,進一步淳樸了民風村風,她自己也受益匪淺。”原來,李玉榮有兩兒一女,并且已經有了重孫子。受她的影響兩個兒媳非常孝順,大兒媳怕她寂寞,在家還專門安裝了音響,一有空就陪著她扭秧歌跳健身操,一大家人可以說是和和睦睦其樂融融。
??? 民風村風正了,人們致富奔小康的心氣就足了。目前,該村已經建起了木皮廠、家具廠,并成立了集貿市場,春冬兩閑剩余勞動力都會務工經商,經濟發展的可以說是熱情騰騰,農民人均純收入躍居全鎮前列。(任清松 郭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