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邁入“古稀之年”的李向陽是一位從德州學院退休的老干部,在教育崗位上奮斗了一輩子,他始終牢記父輩“愛黨、愛國、愛民”的紅色革命精神,也將“舍小家,顧大家”的責任擔當深深根植到兒孫的心中。也正因這代代相傳的家風,讓一家三輩均成長為工作崗位上的楷模,相同的姓氏、相同的共產黨員身份成為李向陽最為自豪的榮耀。
父輩一生報國,“種下”紅色基因
1937年,日軍占領德州,父親李玉岐的兩位兄長相繼犧牲在抗日的戰斗中。1946年,李玉岐懷揣著滿腔的衛國熱血加入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隊伍中,先后參加了洪山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在南征北戰的十余年里,兩次榮立二等功,三次榮立三等功。在1955年謝絕一切優待,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帶著感恩和回報的心態返鄉,全心投入到農業合作社的創辦中。
在李向陽的印象里,父親幾乎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他一門心思想帶領鄉親們過上好日子,不惜將轉業費拿出來打井,將爺爺種的大樹砍倒為孩子們建學校。家里曾一度埋怨他是“愛國不愛家的人”,可卻也從沒有人真正阻攔。“他從未給我立過什么規矩,甚至無暇顧及對我的教育,卻用實際行動為我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說,父親認死理,堅信“有國才有家,國富才民強。”所以即使家中清貧,他仍是全力以赴地為鄉親們謀發展,村子里無論男女老少,無一不對父親敬佩有加。李向陽在耳濡目染中也樹立了愛國、愛民的紅色價值觀。
工作崗位上無私奉獻,踐行父輩信念
1970年,李向陽參與原陵縣三劉橋閘的修建工作,工作中的他嚴格要求自己向父親看齊,工作積極奮進,即使因公受傷也堅持不下一線。這種在年輕人中拔尖的突出表現使他深受干部職工的好評,因此被黨組織吸收為中國共產黨員。
1982年,他走出師范校門,在陵縣教育局任職,并參與到農村中小學設施建設的工作中。他主動下村普查,冒著嚴寒酷暑跑遍了全縣1059所小學,22所完小,135所聯辦中學。從摸底到檢查再到最后的驗收,平均每所學校李向陽都跑了至少三趟。期間,他和同事冒風雪去趙宅鄉檢查危房,汽車轱轆在結冰的窄路上打了滑,連人帶車便翻進了深溝里,多虧路旁的大樹將車攔腰托住,這才使兩人幸免于難。
經過長達八年的努力,村子里的學校一間間煥然一新,李向陽也被授予了“全省農村中小學校舍改造工作先進個人”的稱號。后來,工作幾經調動,他也先后在不同單位任職,卻始終未離開教育崗位,也從未改變過為崗位奉獻的初心。潛移默化中他延續了父親“奉獻、進取”的事業心,在祖國日益強大的時代,不斷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兒孫承襲擔當精神,發揚優秀家風
兩代人奉行的“人生在世,事業為重”的教誨,承襲到兒子李攀峰一代時,已不再需要上戰場,也不必再投身農村的基礎建設。但他依然在崗位上任勞任怨,在最需要他的地方盡心竭力。
近年來,國家倡行“依法收稅,為國聚財”的方針,在國稅崗位任職的李攀峰多次帶隊參與省級大型企業稅收檢察,曾深入某大型企業,查實虛開增值稅發票,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為國家挽回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因工作繁忙,小孫子李抱樸的上下學接送曾一度是家中的難題,可李攀峰卻從未因此耽誤過一天工作,通過讓妻子調班、休息日加班的方法來解決困難。
一家人的樸實和擔當一點一滴地被年僅八歲的小孫子記在心上。曾經,一名同學因未完成作業,被老師批評,卻向父母謊稱遭到老師打罵。不明原因的家長找到課堂上與老師發生了口角,一時間被冤枉的老師百口莫辯。就在同學們嚇得不敢出聲時,作為班長的李抱樸勇敢地挺身而出為老師作證,并將闖禍的同學拉到一邊耐心勸導,這才化解了僵局。
說起對兒孫的教育心得,李向陽說:“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能做的是給他更多尊重和引導,幫他建立正直自信的人格。”他始終尊重兒孫的意愿,相信他們的能力,僅是把自己當做一個稍有經驗的長者,在需要時給予后代指導和建議,大多時候只管做好自己的事,用實際行動為他們提供榜樣。他認為,這才是對后代最好的扶植。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