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青
市第十六次黨代會擘畫了今后五年德州發展藍圖,是全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指南。市兩會也作出了具體部署。黨代會報告提出,“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形成改革強大氣場。”市委政研室(改革辦)將精準把握改革主航向,以系統思維推動改革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激發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扛牢主體責任,繪好改革“施工圖”。抓改革就是抓發展、就是找辦法、就是辦實事。堅持把改革作為推動一切工作的方法論,讓一切工作融入改革元素、用改革辦法推動一切工作。一是提升謀劃改革的高度。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革工作的重要論述,用改革的辦法推進市黨代會和市兩會重點任務落實落地。市委改革辦全體人員爭做專家型領導、專業型干部、專注型人才,潛心研究改革、精心謀劃改革、用心推進改革。研究審議重點改革事項,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二是加大推進改革的力度。增強“爬陡坡、邁大步,一年得走兩年路”的緊迫感,拿出“敢登山、能過河,一年要干兩年活”的精氣神,用好改革這把“開山斧”“沖擊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攻堅破難。進一步壓實攻堅責任,健全完善領導領銜推動改革機制。繼續深入實施改革工作縣市區述職、市直部門評議制度,以責任壓實倒逼任務落實。三是突破集成改革的深度。深刻把握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注重以系統思維謀劃改革,推動各重點領域改革之間、各責任部門之間、各政策措施之間系統集成、縱橫聯動,確保各項改革政策上相互協同、實施中相互促進、成效上相得益彰,實現“1+ 1>2”。四是拓寬開門改革的廣度。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推進“開門搞改革”,組織召開深改工作黨外人士座談會,邀請民主黨派、工商聯及無黨派人士提意見建議,以赤誠初心聽民聲、察民情,以改革之法順民意、解民憂。五是升溫大抓改革的熱度。在全市范圍評選優秀改革成果,為基層改革背書、為基層干部松綁,推動形成“鼓勵試、允許改、包容錯”的濃厚氛圍,全力提升改革的熱度指數。
深化“五種力量”,激活改革“動力源”。改革重中之重是市場有效、政府有為、企業有力。市黨代會提出用好市場、人氣、金融、政策、平臺“五種力量”,向深化改革要動力。一是堅定不移深化“市場”的力量。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有利于最大限度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力,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學習借鑒青島等地經驗,牢牢把握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動搖,更快、更多、更好地集聚人、財、物等各類發展要素,推動資源要素自由化、便利化流動,最大限度釋放要素紅利。二是堅定不移深化“人氣”的力量。人氣是一切要素的載體。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就是人口在空間上重新布局的過程。學習借鑒常州等地經驗做法,強化頂層設計和部門“聯合作戰”,從政策創新、配套服務等方面,加速人口導入、促進人口集聚,以聚人氣帶動聚要素、聚商機。三是堅定不移深化“金融”的力量。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也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持續推進“主辦行+中期流動資金貸款”,加大對制造業信貸支持力度。加快省級金融資源暢通示范區建設,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形成資本“洼地效應”。四是堅定不移深化“政策”的力量。充分發揮政策在改革發展中先導性作用,圍繞市黨代會和市兩會提出的重點任務,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圍繞體制、機制、編制等深層次、根本性問題制定政策,引導帶動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體制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政策支持。五是堅定不移深化“平臺”的力量。現在是平臺時代,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都離不開平臺。堅持用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圍繞產業打造公共應用、標準監測檢驗、人才產業對接、基金招商、風險投資等平臺。持續加強“政策通”“大救助”“政務服務信用評價橫向管理”等平臺建設,進一步提高惠企惠民服務能力。
沖鋒改革一線,當好改革“領頭雁”。市委改革辦自覺扛起全面貫徹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改革部署的政治責任,既搞謀劃、繪好改革“施工圖”,又牽頭干、當好改革“領頭雁”。一是牽頭推進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集成改革。按照“1+1+N”系列工作方案部署安排,在城鄉公益性崗位開發、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鄉鎮和村集體吸納就業、能人創業帶動就業、農村勞動力保險和信貸等方面推出一批改革措施,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性成果。二是牽頭推進機關內部“一次辦好”改革。通過刀刃向內、自我革命,推動跨部門、跨層級事項“并聯辦理”“一次辦成”,切實提高行政效能,推動建設整體高效的數字政府。年底前,力爭推動市直機關內部“一次辦好”事項達到總數的90%以上,機關內部公務運轉數字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三是全面推開縣市區集成改革。督導落實《關于加強系統集成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動縣(市、區)改革落實落地的意見》,培養挖掘一批系統集成改革典型案例。總結提升“一網統管、一辦到底”解決群眾訴求工作機制、底線工作機構整合等市級層面系統集成改革,禹城民生實事召集制、武城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齊河智慧型社會治理等縣級層面系統集成改革,推動形成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影響力的系統集成改革品牌。四是深入推進全鏈條節糧減損集成改革。研究制定《德州市全鏈條節糧減損行動方案》,實施節糧減損“顆粒歸倉”“微損存儲”“低耗運輸”“糧盡其用”“文明餐桌”“節糧家風”六大行動,力爭到2025年將德州打造成為全國領先的節糧減損示范區,形成高產、節糧“雙示范區”格局。
狠抓落地見效,勇做改革“促進派”。圍繞提高改革質效,不斷強化改革基礎工作、創新改革工作方法、健全改革推進機制,全面提升改革的熱力指數。一是建立重大改革典型培育機制。大力實施“一部門一改革,一縣一品牌”典型培育工程,明確典型培育的方向和重點,深度挖掘各級各部門在全省乃至全國有位置、有位次的工作亮點、基層實踐,力促改革事項“出圈”。二是健全督導落實機制。開展聯合督察,對重點改革任務實行臺賬化管理監測,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及時通報督察結果。開展“全面+專項”督察,對改革任務進展緩慢的單位點名通報,對進展緩慢的任務事項掛牌督辦。開展“四不兩直”督察,深入基層一線對基礎工作查實情、摸實底,及時找不足、促整改,確保不漏項、不落空。抓好嚴明型、求真型、專精型、務實型、高效型“五型”機關和干部隊伍建設,提升干部隊伍執行力落實力,為推動黨代會重點任務落實落地提供堅強作風保障。三是創新改革試點探索機制。聚焦國家、省委部署的試點,強化市縣協同,加大爭取力度,建立試點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完善試點評估機制,強化體制機制試驗、發展模式創新、改革路徑探索。及時將推進中的創新經驗總結轉化為典型經驗,加大復制推廣力度,爭取更多改革創新試點經驗做法在全國全省推介。四是完善宣傳引導機制。堅持線上與線下、新興與傳統、內宣與外宣聯動發力,用好《政策研究與改革創新》、“德州改革”公眾號、德州日報“改革攻堅進行時”專欄、德州電視臺“改革攻堅進行時”“改革發展開新局”欄目,加大向省級以上改革部門、新聞媒體宣傳推介力度,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多渠道宣傳格局,更大力度講好德州改革故事、傳播德州改革強音。
(作者系市委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改革辦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