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胡發軍) 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村是發展之源。今年以來,我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針,牢牢把握產業資本和產業支撐兩個關鍵點,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實現農業由量變到質變的整體跨越,全面建設全省農業“新六產”示范縣、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
推進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圍繞農業產業,我縣進行了細分,具體規劃是,在南部,依托凱盛浩豐智慧農業大棚、先禾萬畝花海,發展特色種植業;在中部,依托宿安萬畝農場、天邦漢世偉生豬繁育項目,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在北部,依托天地壹號土蛋雞、土豬養殖,發展特色養殖業,構建“南部特色種植、中部生態循環、北部特色養殖”的現代農業大格局。在特色小鎮建設上,搶抓“千企千鎮工程”機遇,重點支持臨南打造現代農業休閑觀光番茄小鎮,林子打造三產融合發展旅游小鎮,宿安打造生態循環小鎮,加快將德平鎮建設成為國家級特色養殖小鎮。
圍繞鄉村振興20字標準5個方面,確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責任,在面上,我縣成立了鄉村振興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實行“1+5”工作體系。“1”,即在農工辦設立一個總協調辦公室,負責鄉村振興工作的綜合協調及“生態宜居”工作的具體部署落實。“5”,即在總協調辦公室之外分設5個專業辦公室。在農林局設辦公室,具體負責“產業興旺”和“質量興農”工作;在宣傳部設辦公室,具體負責“鄉風文明”工作;在組織部設辦公室,重點協調“七位一體”、干部隊伍建設、領導力量配置及作風建設;在扶貧辦設辦公室,主要負責“生活富裕”工作;在民政局設辦公室,協調相關部門具體負責“治理有效”工作。建立大農口運行機制,由農林局協調所有政府農口部門,明確職責、分線推進,統分結合,確保各部門間信息互通、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在點上,推進基層黨建“七位一體”工作思路。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確立了以班子建設、集體經濟為核心,以脫貧攻堅、生態文明為目標,以領辦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城鄉網格化管理為路徑的“七位一體”抓基層黨建工作思路。建立“七位一體”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了七個工作組,統籌部署、分線作戰,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在推進上,成立德州綠之盈農業開發公司,圍繞鄉村振興實現項目的產業化運作。
我縣按照“著眼全局、以點帶面”的原則,鞏固發展“南、北、中”三個區域的先期優勢,全面打造制高點。特別在項目建設上,成功引進了中建材、青島浩豐、北京世貿天階、上海中城投資、寧波天邦漢世偉、廣州天地食品集團等央企名企,浩豐集團董事長馬鐵民、廣東壹號食品董事長陳生、先禾園林董事長李培智等3位全國首屆十大三農致富榜樣人物在臨創業發展。目前,在首個投資1.7億元的智慧農業大棚建成投運基礎上,其余7個大棚近期全面開工建設;總投資5億元的德州壹號土蛋雞養殖項目二期即將開工;投資12億元的天地壹號蘋果醋,投資4億元年產7.5萬噸食品的華萊士北方基地,投資3億元的天邦漢世偉生豬繁育等項目陸續開工建設;積極對接江蘇光明養豬、巴比饅頭等知名企業,爭取再引進一批農業產業化項目。通過項目建設,以點帶面、擴大規模、放大優勢,實現臨邑現代農業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