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操控無人小車賣油條、制造無風風箏,禹城農民趙學才——愛搞小發明村民變“名人”
□本報記者劉振興本報通訊員龐占英攝影報道
“油條、油條……請您掃碼支付,或者把錢投入保險箱。 ”近日,在禹城市莒鎮大鄭村,一輛無人駕駛的售賣小車成了稀罕物。發明這輛小車的,是當地一位名叫趙學才的41歲農民。
趙學才此前在北京從事裝修工作,今年初受疫情影響賦閑在家,愛好發明的他便開始琢磨著找點事干,“3月有了想法,就著手設計和制造了。”說干就干,家里的雜物間變成工作室,車身是女兒淘汰的玩具車,車架是家里做鋁合金門框剩下的材料,攝像頭是從淘汰手機上拆下來的,喇叭是父親賣豆腐皮時用的。實現小車的無人駕駛功能,對于僅有初中學歷的趙學才來說是個大難關。為了解決信號不好問題,趙學才往返禹城市區多次,尋求幫助。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6月,無人駕駛小車成功上路。
無人駕駛小車成功了,能做些什么呢?“疫情期間提倡無接觸購物,我發現售賣油條是個好想法,不僅方便大家,還能有點收入。”趙學才說。于是,他又專門學習了炸油條。就這樣,趙學才的移動油條鋪開張了,每天把油條裝進無人駕駛小車里,趙學才自己在家里就能操控。
好學習、愛鉆研的趙學才遠不止無人駕駛小車一項發明。走進他的工作室,除了各式各樣的制作工具,屋里還放了很多新鮮玩意——馬頭琴、遙控滑翔傘、無風風箏等。“無風風箏還獲得了外觀設計專利證書,我也開了網店,取名‘碳鷹匠人’,風箏銷量特別好。”趙學才說。
前幾天,一位山西客戶付了1萬元訂金,訂購一輛無人駕駛小車。趙學才開心地說:“父母歲數大了,我就在家種種地、搞點小發明,不去外地打工也能補貼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