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來了,雪來了,小寒也如期而至。小寒是24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臘月迎春中的一個節氣,時值公歷1月5日或6日,太陽運行到黃經285度。小寒與大寒、小暑、大暑、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和大寒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一般都是最冷的時期。 “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隆冬“三九”基本上處于本節氣內,因而有“小寒勝大寒”之說。“小寒大寒,凍作一團”的民間諺語形象地說明了這一節氣的寒冷特點。小寒凌厲寒涼嗎?當你到古詩里去體會小寒,會有溫馨多情之感。
??? 詩情畫意的小寒,雪是她唯美的底色。雪把枝頭、原野、山河和居所涂抹成通體的銀色。銀裝素裹的土地上,梅花嫵媚在枝頭,越過極限的溫度,把雪花雕刻成“小寒”里的燈盞。請看,“小寒時節……信早梅、偏占陽和,向日暖臨溪,一枝先發。時有香來,望明艷、瑤枝非雪。想玲瓏嫩蕊,綽約橫斜,旖旎清絕。仙姿更誰并列。……”(宋·無名氏)。那是小寒里潔白的梅與素潔的雪輝映交織的美姿呀!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唐·韓愈),那是穿樹飛花迎接春天的美麗身影嗎?“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讓人仿佛看到了春天盛開著的潔白梨花,一股股幽香直沁人心脾。“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樓下美人來”(明·高啟),覆蓋著白雪的山頭峰尖像“美人”的到來,給人圣潔美麗的感覺。還有:“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晉·謝道蘊);“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唐·杜牧);“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唐·元稹);“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唐·高駢)等詩句,讓我們看到一幅幅詩意里的“小寒”畫卷。
??? 冠以三花的小寒,梅花、山茶、水仙三種候花,讓人聯想到美麗淑女。我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每年冬去春來,從小寒到谷雨這8個節氣里共有24候,每候都有某種花卉綻放,于是便有了24番花信風之說,每候對應一種花信,始梅花,終楝花。作為一年花信風中的梅花,最先開在小寒。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宋·王安石);“雪里開花到春晚,世間耐久孰如君”(宋·陸游);“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后春。 ”(唐·陳亮)……不僅梅香始終在小寒里縈繞,而那滿樹的山茶又如火如荼地盛開了,它們用滿腔的熱情燃燒著這個冬天:“火色寧妨臘月寒,猩紅高下壓回欄 ”(清·弘歷 );“凌寒強比松筠秀,吐艷空驚歲月非”(清·劉灝);“惟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宋·陸游);“樹頭萬朵齊吞火 ,殘雪燒紅半個天”等,都描寫出茶花的花色如火能阻止臘月嚴寒的氣勢。當你看著那冰雪中盛開的熱情似火的山茶,你還覺得這嚴冬凌厲蕭索嗎?之后還有那宛若洛水之神的水仙,優雅地映著天邊一痕新月,在我們的心頭微微蕩漾:“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三國·曹植);“得水能仙天與奇,寒香寂寞動冰肌。 ”(宋·劉邦直);“清香自信高群品,故與江梅相并時”(宋·楊萬里);“姑射群真出水新,亭亭玉碗自凌塵。冰肌更有如仙骨,不學春風掩袖人”(清·吳懋謙)……讀著這些芬芳溫馨的詩句,你還會覺得這嚴冬寒涼寂寞嗎?
??? 臘日火熱的小寒,與素潔的雪和三候花相伴的還有節日。農歷十二月稱作臘月,臘月初八為臘日。小寒節氣里的“臘祭”,祭先祖與百神在古代是很重要的習俗。北齊魏收的《臘節》詩曰:“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寫出了寒凝大地、數九隆冬時節,人們在桌上擺上肉酒祭祀百神的火熱場景。臘日吃臘八粥是古代普遍的風俗,一家人圍坐,吃著臘八粥,拉著家常,更是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
??? 小寒之寒,冷的只是形式。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去珍惜,它便是充滿詩意的,是溫馨的、是浪漫多情的,是豐富多彩的、是美麗迷人的。像我們的人生,只要具備雪一樣的純潔品行、梅一樣的不畏嚴寒,山茶一樣的滿腔熱情、水仙一樣淡雅樸實,那么,前方就是人生萬紫千紅的花季。
??? 盧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