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馬營位于京杭大運河畔,三面繞河,良好的地理位置,賦予了它人杰地靈的優越性條件。在60多年前,運河的水路運輸甚是繁忙。又有南北通衢大道,所以甲馬營就是有史以來的重要的水旱碼頭,對于外地的商賈們有著明顯的吸引力。首先到這里經商的首推晉商,就是當地人俗稱的山西“老西兒”。他們何時來到這里,已不可考。正因為到這里來的山西商人多,所以他們才在這里修建了會館。會館就是外地商人們的接待處、辦事處,為他們的經營、生活提供方便并維護他們的權益。
??? 會館起源很早,在漢朝就有了會館的雛形,到了清朝發展到了極盛時代,以后逐漸沒落。估計甲馬營的山西會館可能創建于清朝,它位于甲馬營的中心地帶。九間起脊的北房,與周圍的房舍相比,這建筑可稱得上高大宏偉。房舍皆為青磚碧瓦建成,西側的六間是廈房,窗子皆為寬大敞亮的花格窗。房間內寬敞明亮,青磚鋪地。
??? 房前是一個正方形的大院子,長寬皆有五十多米。在北房的西側有一株粗大的馬纓花樹,夏季到來滿樹開著紅紅的花。院子的東西兩側各有一棟平房;在馬纓花樹旁邊有三通石碑,碑文內容大概與修建會館有關。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中期,一個有權勢者占用了此碑。記得當時的小學老師耿寶榮先生,為了保護文物,立刻把重要的碑文拓印下來,不知那拓印件現在何處。
??? 會館的大門朝西,是一個高大門樓,兩扇暗紅色的大門鑲嵌著金浮漚釘的裝飾,不過已是剝落不全。在大門外的兩側各有一蹲一米多高的石獅子。在右手邊的石獅旁邊有一根與門樓等高的破舊的旗桿,這是七十年前的景象,不知那石獅子現在何處。
??? 會館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就成了學校所在地,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曾多次在此駐軍,后因年久失修,漸漸圮廢倒塌,終于蕩然無存。
??? ■ 劉清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