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縣城中心街十字路口,在過去長達約二十年里,曾矗立著一尊標志性雕塑——“奔馬”。它的創作者就是著名雕塑家徐永森先生。
??? 徐永森,1938年出生,武城縣原楊莊鄉西楊村人。 1955年參加工作,1958年入伍,1984年調總政機關從事專業創作。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雕塑學會會員,并持有中國城市雕塑設計資格證書,中國文物雕刻、泥塑修復資格證書。
??? 徐永森的少年時代是在家鄉度過的,他自幼酷愛繪畫、泥塑。他的一位本家爺爺是鄉里有名的畫匠,并會泥塑,爺爺這些帶有濃郁鄉土氣息的作品深深地吸引著他。徐永森在位于玉皇廟內的鄉村小學讀高小,他幾乎每天都去大殿內觀看金黃慈祥的玉皇大帝、身后跟著天狗的二郎神等人物塑像。這一切,深刻地留在了他的記憶里,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藝術的種子。
??? 課余時間,徐永森就跟隨爺爺學繪畫、做泥塑。村南邊的黃土地里有紫紅色的膠泥,這里成了他的樂園。爺爺看到他的“作品”還真有模有樣,打心眼里喜歡,就正式收他為徒。幾年過去了,徐永森學會了一些民間繪畫和泥塑的基本技巧、方法,為他以后的藝術創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 這一時期,他還配合政府做了一些政策宣傳工作。他的宣傳畫,引起了縣、區政府的重視,專門編成小冊子,對他的工作給予表揚和支持。
??? 1958年,徐永森應征入伍,成了一名坦克兵。他在第四坦克學校學習期間,大部分時間是在政治部做美術設計和繪制幻燈片工作,同時也沒有放下鐘情的雕塑,他的工作得到了領導的鼓勵。 1964年8月,他創作的《雷鋒》塑像在 《解放軍報》刊登,標志著他的藝術日趨成熟。
??? 后來,他調防到內蒙古呼和浩特,在內蒙古軍區美術創作組工作。他每年都隨創作組三、四個月深入邊防站、哨所、騎兵團、軍馬場體驗生活,獲取素材。遼闊美麗的草原和一望無際的藍天白云陶冶著他的情操。祖國的壯美山河,邊疆軍民昂揚的生活風采;演兵場上奔騰的駿馬﹑閃閃的戰刀;戰友們氣吞山河﹑所向無敵的英雄氣概,深深地印在了徐永森的心里,極大地豐富了他的創作題材。他后來創作的很多作品都是以駿馬和邊防戰士為素材,恐怕與這一段生活有很大關系。
??? 1980年,他到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學習進修,師從王臨乙、錢紹武等名家。王臨乙先生曾留學法國,解放初期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創作,“五卅慘案”部分就是他的創作。在中央美院,徐永森系統地學習了美術、雕塑理論,并結識了一些當代名家,如葉淺予、黃胄、黃永玉、范曾等人。
??? 1984年,他調總政治部機關從事專業創作。伴隨著改革開放,迎來了他創作的黃金期,一大批優秀作品脫穎而出:
??? 《所向無敵》參加全軍美展,由軍事博物館收藏;
??? 《邊防英雄》參加全國美展,由中國美術館收藏;
??? 《毛澤東在長征路上》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 《松鶴圖》黑陶作品被選為國禮,由原國家主席楊尚昆贈予朝鮮總書記金日成,作為他八十壽辰的贈禮;
??? 2008年,參與北京奧運會景觀雕塑設計方案國際征集大賽,其作品《拚博》、《馳聘》、《草原之花》榮獲優秀獎;
??? 2009年,紀念四川汶川地震周年雕塑展,其作品《雄鷹,永遠飛翔在青山綠水間……》填補了軍內空白。
??? 他的其他重要作品還有:《許光達大將》、《新時代的大學生——張華》﹑《抗洪英雄好母親》﹑《孫毅將軍》﹑《追韓信》﹑《民族英雄趙尚志》﹑《航天英雄楊利偉》﹑《季羨林大師》﹑《曙光》﹑《紅色外交家》等。
??? 他還為一些城市的公園創作了一些雕塑組像,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公園里都擺放了他的雕塑作品。為此,他感到欣慰﹑自豪。
??? 徐永森出身軍旅,勤奮﹑敬業﹑嚴謹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他退休以后仍然耕耘不止。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對他十分賞識,特意在北京某招待所批給他一處工作室。徐永森基本吃住在這里,很少回家。工作、創作幾乎構成了他全部的生活內容。
??? 2011年5月,我在北京,他熱情地邀我到他的工作室見面,他雖已年過七旬,身體依然健壯。座落在二樓西頭不太大的工作室里,布滿了畫板﹑創作工具和未完成的雕塑。我看到,他正在給幾位領袖人物做雕像;畫板上還有他的素描。他說一直堅持練基本功。我也看到了他已經完成的雕塑作品原型,包括家鄉縣城的“奔馬”。他給我介紹創作的過程,聽著親切的鄉音,我深感創作的不易。
??? 現在,徐永森先生仍然每天忙碌著。日前,在給筆者的信中,他深情地寫道:“2013年2月1日,上級批示賦予我為軍隊二十位將帥做雕像的任務。我會努力完成今后的創作任務,對得起家鄉的父老鄉親,為故鄉爭光!……”
??? □ 王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