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時間是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40,位于赤緯20°16′。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氣的原本之意。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 ”故“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我國地域遼闊,“小雪”代表性地反映了黃河中下區域的氣候情況。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或夜凍晝化,或半冰半融,或落地即融,氣象學上稱之為 “濕雪”。有時還會雨雪同降,叫做“雨夾雪”。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唐朝詩人無可《小雪》詩曰:“片片互玲瓏,飛揚玉漏終。乍微全滿地,漸密更無風……氣射重衣透,花窺小隙通。 ”作者所在的冀北地區,“小雪”時節雪花已是片片飄飛、寒氣透衣的天氣。唐朝詩人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中描述的“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胡地(內蒙)八月天氣就紛揚落雪了。而在唐朝農學家陸龜蒙的《小雪后書事》詩中,則是另一番景致:“時候頻過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楓汀尚憶逢人別,麥隴唯應欠雉眠。更擬結茅臨水次,偶因行藥到村前。鄰翁意緒相安慰,多說明年是稔年。 ”江南地暖,寒意遲遲。 “楓汀”有人握別,好似深秋時候;“麥隴”綠苗初齊,只是少有野雞藏眠,又似初夏光景……唐朝張登《小雪日戲題絕句》詩曰:“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猶綠槿花然。融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洲雨露偏。 ”你看,帶刺的懸鈴梧桐還泛著綠色,木槿花還開著呢,而且開得依然美麗;和煦的氣候一直養育著大自然,卻原來是南海仙島溫暖的雨露落偏了眷顧到這里!這些詩句,既有對小雪節令的描寫,又表達了詩人對人生際遇的不同感悟。
??? 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 ”意思是說:由于氣溫降低,北方以下雪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也就看不見了;又因天空陽氣上升,地下陰氣下降,導致陰陽不交,天地不通,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天氣常是陰冷晦暗,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而詩人也往往借此抒發自己的感情。南唐徐鉉《和蕭郎中小雪日作》中的“寂寥小雪閑中過,斑駁輕霜鬢上加。 ”無聊中打發“小雪”這空虛的日子,誰知雙鬢又多了幾許花白?《古詩十九首之孟冬寒氣至》詩曰:“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懔?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抒發了十月寒冷之夜、孤寂憂思之苦。唐朝白居易的《冬至夜思家》詩曰:“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描述了詩人寒夜在遠離家鄉的驛站,只能抱膝坐在孤燈前和孤寂的影子相伴的思家之苦。唐朝孟浩然《早寒有懷》詩曰:“木裸眼難度,東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道出了漫游長江遇早寒的思鄉之情。這些詩從不同的側面顯示出寒冷乍到、草木凋零給人們心情帶來的無奈。但降雪又會讓天地間呈現純凈素雅之美以及給人們帶來悠閑和安逸的空間,所以更多的詩人在描寫寒冷的詩句里洋溢著讓人溫馨的暖意和愉悅。唐朝戴叔倫 《小雪》:“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隨風翔舞的雪花百看不厭,像素蝶般消失在山林之中。此時,詩人正在窗前讀書,一片一片的雪花撲窗而來……讀之,給人一種優雅舒適之美。白居易的《早冬》:“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此時卻羨閑人醉,五馬無由入酒家。 ”詩中描寫的江南十月天氣景色像春天一樣可愛,輕微的霜下小草依然活著,老柘樹雖然葉子黃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樣……好一副初冬含春圖!詩人白居易用溫暖的筆,道出了冬不只是冷漠和蕭瑟,還有美好和生機、安然和恬適。讓人在路的盡頭有了希望和向往。詩人借景抒發情感,給人心靈的碰撞和啟迪。讀白居易另一首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讓人在小雪的寒意中仿佛聞到了一縷酒香。
??? “平生詩句領流光,絕愛初冬萬瓦霜。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宋陸游《初冬》)。讓我們染著楓葉最后的一抹殘紅,噙著雪片最初的一點清洌,嗅著梅花最早的一枝清香,送走一年的柳綠花紅,迎著小雪步入初冬,反思一年的喜怒憂傷,總結一年的成功失敗,贏取人生又一個璀璨的春季。
??? □ 盧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