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新聞網訊(王濤 王玉磊 吳華)“這下放心了,我在村里的權益不受影響,以后孩子也能順利在縣城上學。”9月13日,武城縣李家戶鎮王家戶村村民王風志從縣農經局工作人員手中接過蓋著鋼印的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轉移備案證》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 王風志長年在縣城務工,考慮到孩子以后的受教育情況,一直想將戶口遷至縣城,又擔心將來在村里的承包地和宅基地等權益享受不到原來的同等政策。而8月26日省政府正式批復將武城列為全省唯一的實施產城融合推進就地城鎮化試點縣后,通過了解政策,堅定了他“離開”農村進城落戶的想法。
??? 在全國上下全面進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背景下,含金量如此之高的全省產城融合推進就地城鎮化試點緣何“落戶”武城?
??? “省、市兩級正在有序推進的外來務工人員市民化、城中村城邊村居民市民化、農村農民就地就近市民化‘三個市民化’,都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為目的。”武城縣縣長張磊說,“近年來,我們的兩區同建、產城融合、戶籍制度改革等工作具備就地城鎮化的有利條件,并且全縣上下敢闖敢試推進試點工作的意愿強、決心大,為順利推動工作開展凝聚了思想共識。 ”
??? 以往產業都是城鎮化的“配角”,產業發展與城鎮化建設割裂。而武城縣推進的產城融合就地城鎮化,旨在以產促城、依城興產,為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創造條件,在全省建立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武城模式”。結合兩區同建工作,武城縣以建成的34個新型農村社區和60處產業園區為平臺,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等資產,變農民的“權”為“利”,發展以健康農產品生產、加工及物流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引導就地城鎮化的農民創辦領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按時上下班,每月拿工資”的農業工人。目前,武城縣培育起農民專業合作社885個、家庭農場92家,并依托重點農村新型社區新增了8個高標準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 方向和任務已經明確,如何扎實推進產城融合就地城鎮化工作?在張磊看來,開展試點工作要突出問題導向,加大改革創新力度,解決制約新型城鎮化的突出問題。針對群眾有著戶口進城后,原有的農村集體經濟權益、宅基地等資產流失,農業轉移人口進城后無處落戶、不方便落戶、不能遷回農村等諸多的思想包袱,武城縣以“群眾自愿”為基礎,提出了決不允許違反法律法規、決不允許強迫命令、決不允許搞形式主義、決不允許弄虛作假的“四個決不允許”要求,并圍繞“離得開”,制定“實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轉移備案制度、開展‘宅基地換住房’試點”等5個方面的具體措施;圍繞“進得來”,制定“放開城鎮落戶條件、放寬家庭戶、拓寬集體戶、落實居住證制度”等4個方面的“來去自由”的戶籍轉換具體措施;圍繞“留得住”,制定“推進產城融合、推進兩區同建”等4個方面的具體措施;圍繞“過得好”,制定 “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平等享受教育權利、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等7個方面的具體措施,讓群眾想離離得開、想進進得來、想留留得下、想回回得去、進城過得好、原地有保障。
??? 目前,武城縣產城融合推進就地城鎮化試點的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以“智慧黨建”和“智慧社區”帶動整個城市基層黨建和城市社區建設工作,將城區劃分6個社區180個服務網格,招聘180名協管員,實行城市社會事務網格化管理;在全省率先實現了農村承包土地三權分離,實行三權三證,推出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務,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累計融資4500余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10萬元,有效帶動了農業轉移人口創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