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佳 姬春雪
流傳于齊河縣趙官鎮王廳村的竹馬舞歷史悠久,俗稱“跑竹馬”、“竹馬落子”。2017年,王廳竹馬列入德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千年竹馬,源于軍事
竹馬舞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宋朝時期,地處黃河以北的中原大地是宋、遼、金必爭之地,常有戰爭爆發,當地農民為保衛家鄉練習馬上戰術,在沒有戰馬的情況下,有人便用竹蔑扎成馬的形狀,綁在身上,揮槍弄劍,馳騁廝殺。二是宋時遼兵積極訓練兵馬,為進攻大宋作準備,為保證戰馬休息,又不影響士兵訓練,蕭太后讓士兵用竹子扎成假馬,綁在腰間進行訓練,這也是竹馬舞的雛形。明清時期,社會相對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備戰氣氛日漸淡薄,跑竹馬逐漸演變成民間年首歲尾的娛樂健身活動。
至于王廳的“竹馬舞”是怎么來的,這得從該村的歷史說起。元朝初年,王廳村名為土山頭村,王家始祖王青,能征善戰,英勇無比,排兵布陣,屢建奇功,官至元世祖忽必烈的配刀武藝將軍,在土山頭村修建了三座大廳,即對華廳、接官廳、廂房廳,故將土山頭村改名王廳村。到了清朝,身為大學士的王青第八代孫王興嗣、王興仁為弘揚祖先的蓋世武功,訓練村民排兵布陣,習武強身,并漸漸地將“竹馬舞”引進村來供村民健身娛樂。從此,王廳“竹馬舞”代代相傳,至今不衰。
表演熱鬧,變化無窮
王廳“竹馬舞”由鑼鼓隊、炮手、帥旗手、竹馬隊4部分共30余人組成。王廳村竹馬舞與其他竹馬表演有所不同,表演竹馬時先是三聲炮響,繼而鑼鼓喧天,一桿帥字大旗立在中間迎風飄展,人馬到齊,分列兩旁,將、帥手拿令箭,眼觀八方,身后緊隨兩個馬童(武生扮相),手拿馬鞭站在隊前,娘娘身披斗篷,頭戴鳳冠,兩根雉雞翎插在兩邊,下跨杏黃龍駒,懷抱令箭,有一人打黃色羅傘緊跟其后,后隨男女將各四名,女將古裝花旦扮相,赤兔、黃驄、白龍、汗血一人一騎,手拿馬鞭,四名男將韃子扮相,頭戴草帽,兩個丑臉黃色馬褂正斜分穿,烏騅、黍留、青松、花團一人一騎,手拿小扇。隊伍擺好后,帥旗手將帥旗一晃,表演開始。表演者仿照古代戰爭場面,排兵布陣,一字長蛇,二龍戲珠、單雙梅花……花樣翻新,變化無窮。整個表演戰鼓咚咚,人歡馬嘶,舞者行走如飛,跳躍自如,好似熱烈地戰斗場景。
工藝考究,活靈活現
竹馬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竹子。制作前先將竹子在水里浸泡數天,接著晾干,之后破竹分蔑,撐成骨架,然后將彩紙或彩色紗布糊在外面,再用紅、黃、綠、白、黑五色布纏身,馬肚內可安放蠟燭,晚上表演時點燃肚內蠟燭,馬體通亮。竹馬分馬首、馬臀兩部分,馬首有鬃毛,頸下掛響鈴;馬臀有長尾,形象逼真。表演者將竹馬綁在腰間,馬首系于身前,馬臀系于身后,活像真人騎馬。行走翻飛,跳躍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