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藝 宮凱 劉冬
誕生于3500年以前的青銅戈,是中國最早的青銅兵器,同時也是古代中國最重要的兵器。它可啄、可推、可勾、可砍,在古代沙場上所向披靡,曾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享有“銅戈一出,誰與爭鋒”的榮耀歲月。
商周車戰中的絕佳殺器
最早的青銅戈出現在3500多年前的夏朝。一直到秦代,戈都是戰場上的主要兵器,通常由戈頭、柲(bì)、柲帽和鐏組成。
戈是沙場上當之無愧最重要的兵器,這并非出于偶然,而是由當時的作戰方式決定的。車戰是商周時期最主要的作戰方法,而戈的獨特構造決定了它是最適合車戰的兵器。戈前部伸出的戈頭,上下有刃,聚成尖鋒;戈頭的下部延長成胡,胡上也有刃,和戈頭的下刃連接成弧形;后部為內,內上有孔,供裝戈柄時系結之用。揮戈時,其尖鋒啄擊的力量比用矛直刺要大得多。而援、胡連線所經過的半圓形區域都是殺傷范圍。戈還可以往回勾拉,這個特性更是當時其他武器所沒有的。特別是在車戰中,敵我雙方的戰車只在互相錯轂時才能交手,戰機稍縱即逝,用戈勾啄更成為最有效的格斗方式。
戰國中晚期發展到頂峰
從二里頭文化期到戰國末期,戈的形制發生了復雜的變化。
二里頭文化期,青銅戈形制比較簡單,那時的戈像一把稍寬的劍,整體作長條形,戈頭狹長,無上下闌,內的后部呈齒狀形,便于用索固定在戈柲上。其外形很像是從刀演變而來,只不過這把“刀”被綁縛在柄上,增加了在戰場上的殺傷力。
商代早期的青銅戈承襲了二里頭文化的風格,但有了便于綁縛的上下闌。戈頭較前期更寬一些,尤其是戈頭的下一側近闌處寬侈而略下垂。
商代晚期是戈發展的重要時期。青銅戈的樣式很多,其中,出現了這個時期最富有創造性的戈——條形短胡戈,戈頭狹長,有胡,闌也比較長。這種形制的戈可以說是正宗的戈,在此后的一千多年中,它成為青銅戈的主導形制。
到了春秋時期,戈的形式越來越多,更富有殺傷性。一直到戰國中晚期,青銅戈的發展到了頂峰。內部開始開刃,銳利的開刃賦予了內部較大的殺傷力,內除了固定戈柲外又有了新的作用,同時,隨著青銅冶煉技術的提高,戰國青銅戈的戈頭也有了較大的變化,由原來的較為平直的戈頭變得長而狹,并在戈頭中部束腰,進一步強化了戈的勾割功能,增強了戈的殺傷力。
漢代隨著騎兵的發展和煉鐵工藝的提高,青銅戈最終退出了戰場,漢墓中雖偶出青銅戈,但大多裝飾華麗,非用于實戰。
融入成語成為戰爭代稱
戈作為中國特有的青銅兵器,影響甚至超越兵器本身,滲透到古代文化禮儀中。戈在商周之時不僅用于作戰,還用于各種禮儀活動,甚至有專為陪葬制作的明器戈。著名的殷墟婦好墓中,陪葬有玉戈39件、玉援銅內戈2件,其中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嵌綠松石玉援銅內戈,戈援前部為玉制,基部及內為銅制,插接成一體,明顯不是用于實戰之戈。
西周時期是青銅戈最為流行的時期,戈成為一種文化元素滲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文字和習俗。我們在西周銅器銘文中經常可以見到手持銅戈的武士形象。另外,西周時期關中地區的男性墓葬中常見隨葬戈、盾的現象,且戈經常被人為地砸彎和折斷,這種將兵器毀壞之后再隨葬的風俗就是我們經常提及的“毀兵”葬俗,在這里戈成為風俗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儀禮》是儒家十三經之一,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漢族禮制匯編。內容涉及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各種禮儀。在《儀禮》的記載中,戈也常被用作禮儀儀仗,如:“君至……小臣二人執戈先。二人后。君釋采入門。主人辟。”
后來鑒于戈在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古人常常用戈來指代戰爭,比如我們現在經常使用的成語“大動干戈”“同室操戈”“倒戈相向”等,可見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影響。
“銅戈一出,誰與爭鋒”我國古代特有的兵器——青銅戈
德州市博物館館藏戰國青銅戈
青銅戈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