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津縣一個普通村莊因出了個寫出《大刀記》的郭澄清而全國聞名—— 名人故里 大義郭皋
村民參觀郭澄清紀念館
郭皋村大街整潔寬敞
上世紀70年代初,郭澄清征求村民對《大刀記》初稿的意見
□本報記者李玉友 本報通訊員王有金
郭皋村坐落于寧津縣城西北6公里處,有600多年的歷史,據說是明初永樂年間,始祖郭儀從青島即墨縣西關郭家樓(一說為現在的郭家巷)遷至此地。初建村名郭家莊。郭姓第七世出過一位進士郭杲,在河南開封府做官,清正廉潔,口碑極好,人們就以郭杲的名字作了村名,后人又把新村名寫成了郭皋,一直延續至今。當年,郭杲常回家探親,為方便,就在寧津縣城西北1.5公里處買了一塊地,建起莊園,由郭家莊人管理,稱郭家花園,成為后來的郭家園村。200多年前,王德馨為繼承姥爺的家業,從村北的前安寨村(現前寨子村)遷來郭皋村,繁衍至今。村中主要以郭、王兩姓為主,自古郭、王不分家,和睦相處至今。
郭澄清上世紀70年代在村里寫出了著名的《大刀記》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郭皋村因為大作家郭澄清(1929—1989)而聲名鵲起。郭澄清是郭姓第21世,1946年參加渤海軍區青年干部培訓班。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小學老師、《寧津日報》副總編、縣廣播站站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時集公社黨委副書記、縣委辦公室副主任、省文化局黨組成員、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等職。1952年開始文學創作。上世紀60年代以中短篇小說為主,贊美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和人民政權,贊美人民公社化的新型農民、農業和農村,以《社迷》和《黑掌柜》最為著名。1970年,他調任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創作室主任。半年后,他申請回老家創作《大刀記》。在一間不到8平方米的土屋里,一張八仙桌和一盞煤油燈伴隨他寒來暑往。1975年,長篇小說《大刀記》出版即轟動全國。小說反映了以梁永生為代表的冀魯邊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英勇抗日的故事。之后,他抱病陸續出版了中、短篇小說集《麥苗返青》,長篇小說《龍潭記》《決斗》。2019年9月23日,郭澄清長篇小說《大刀記》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抗戰打鬼子郭德山犧牲,解放戰爭9人參軍,1人成烈士
村民王樹平,抗日戰爭期間,為黨的地下組織和隊伍提供糧食上萬斤,家中多年為武工隊的藏身地,被漢奸告密后差點被燒死,被智勇雙全的村民郭連品救出,幸免于難。村民郭德山抗日戰爭中期參加革命,與日寇作戰中重傷不治,成為烈士。作為老解放區,1946年郭皋村參軍、參加革命的有郭澄清、郭書森、郭福明、郭連玉、王森河、郭書貞、郭連文、郭清來、郭德海9人,其中王森河偷偷參軍時僅14歲。郭書森當年是渤海軍區教導旅的一名戰士,跟隨王震司令員轉戰西部邊疆,后成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檢察院檢察長。1961年家鄉鬧水災,他聞訊從新疆調運大量甜菜絲救濟家鄉人民,寧津縣委縣政府派人專程去新疆答謝,至今為家鄉人念念不忘。
村民捐款42萬元改善村貌;付九清孝順老人的事跡感人至深
自古郭皋村風好,這是世代郭皋村人的傳承。2016年秋,在河北承德經營企業的村民王森榮,捐出20萬元為村里改善村貌。村民和在外工作人員備受感動,紛紛捐款,又有186人捐款22萬元。村集體用這些捐款建起了廣場、牌坊、小橋,安上了路燈,改善了村貌。后又建起郭澄清紀念館、硬化了村南路面、美化了村西環境。村民郭書香青年時期在長春一汽工作,其妻付九清在家一邊務農一邊照顧公公、婆婆和兒女,后來郭書香調回德州電業部門工作,兒女也跟郭書香在德州生活,可付九清卻不肯舍下不愿離鄉的公公、婆婆,一個人在家伺候老人。村民王有森說:“付九清嫁給郭書香幾十年,卻陪著公公婆婆過了一輩子,真是少有的孝順兒媳呀。”在郭皋村,孝順老人,愛國愛家,蔚然成風。
農業實現機械化,達到了噸糧田,村民搞起了多種經營
全村現有605人,可耕地1370多畝。農業實現了機械化,農田灌溉實現了自動供水到地頭,小麥和玉米的產量達到了雙千斤,成為噸糧田。村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種植葡萄、蘋果、大棚辣椒,養豬,做蛐蛐罐,如今已有開源機械、汽車配件、土制工藝、桌椅木制4家民營企業,形成了多種經營良性發展的局面。村里的土坯房早已變成了磚瓦房,做飯用上了天然氣,村民的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