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三口訣
11月7日立冬,立冬后一直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中醫專家認為,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立冬進“補”,應因人而異,并給了三句進補口訣: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
也就是說,少年陽氣正盛,其實可以不補,或者小補;而中年人就要根據最近的身體狀況作出相應的調理了,比如最近很勞累,身體損耗太大,就要補一補;現在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種慢性疾病,更應多重視保護。比如立冬時節,氣溫變化大,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更應注意保暖,規律用藥,減少易出汗的體力活動;有頸椎病、腰椎病的患者,應注意局部保暖,多做一些柔和的鍛煉,如練太極拳、八段錦等養生操,這些都體現了“老年重保”的理念。
中醫專家進一步介紹,進補還要找中醫師進行辨證,不能清補、溫補、大補、小補,不分輕重緩急一起上,那樣不但達不到進補的目的,甚至還會因小失大,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在臨床上,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有些人以清為補、有些人以通為補、有些人以化痰除濕為補等,不是只有補氣養血、滋陰溫陽才算是補,還是要根據具體年齡來看。
飲食方面,中醫認為此時應“少咸、多苦”。這是因為按照中醫理論,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咸,心主苦。若冬季咸味吃多了,就會使本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就應該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這樣就能抗御過亢的腎水了。
現在大家都很注意飲食上的“少咸”,在這個季節可以多吃點苦味的食物,像苦瓜、芹菜、萵筍、生菜等蔬菜。
□時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