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留心皆風景
所謂風景,時在遠方,時在窗外,時在心頭。
有人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所以風景在遠方。有人說,“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間煙霞俱足;會景不在遠,蓬窗竹屋下風月自賒。 ”所以風景在窗邊。有人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所以風景在心頭。
書非借不能讀也,連風景也是別人家的好。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在園外不期然地與一枝紅杏相遇,因為意外,所以驚喜。王維在別人家的門口嘆一句,“看竹何須問主人? ”誠然,自然的風景生在天地間,我們這些懶人何其有幸,只需一顆悠游的心,慢慢地邊走邊看。
風景這回事,就算眼前佳色難尋,其實也能自力更生。你看王子猷,這個以“雪夜訪戴”典故聞名的名士,走到哪兒也要種出一片風景。借住在別人的空房子里,也要讓人在院子里種上一片竹,有人問:“暫且住住要不要這么麻煩啊? ”他便優雅自得地指著竹子說:“何可一日無此君? ”這種親自制造風景的灑脫,比之守株待兔地等待風景,風采更勝一籌。當然,他也貪過人家的風景,偶然路過見好竹,便跑到別人家的園子里看竹子,主人設宴相待,他只管在竹林里飽賞竹色。賞完就跑,被主人堵在園子里跑不掉,故事的結局是皆大歡喜:他深感粉絲盛情,轉而賓主盡歡而去。
被某人一時興起拉著我在本城的未知路徑東游西蕩,不由讓人深感憂慮:“走丟了怎么辦?”答曰:“迷路了也可以看看風景。 ”從來沒想過要多費周章,兩點之間最近的直線一直是最佳選擇,我們習慣了一成不變的預期,在日常之外,其實別有洞天。嘗試不同改變,迷路有什么關系?在沿途一樣有新鮮怡人的風景。轉個彎也許會遇見自己。
暈車的我比較聽天由命,所以安靜地待在家里翻看許多的風景,旅游畫冊那些紙上風光、紀錄片里那些逼真影像,原來坐地神游也可以有無限風景。
處處留心皆風景,每一處景色都是一種心情,不管走到哪兒,都是人生的風景。
□黎武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