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柜為伴
□王珉
喜歡閱讀,不僅是因為寫作的緣由,更因閱讀符合自己內心的需要。
我是一名自由撰稿人,更是一位新聞工作者,很多時候,我希望把自己的所見、所想、所思付諸筆尖。然而,隨著各地約稿的增多,文字的表達捉襟見肘,如何豐富自己的詞匯量?除了增加閱讀別無選擇。
從小我就熱愛閱讀,年少時常去市圖書館借閱《世界少年文學精選》,清一色綠皮外衣的全集記憶猶新。記得母親在新華書店為我買來、屬于自己人生第一本書——《巴黎圣母院》,同樣屬于《世界少年文學精選》中的一本,吉卜賽少女愛斯梅拉達和駝背敲鐘人卡西莫多的卡通形象,讓我愛不釋手,我還特意為它包上了透明的塑料書皮。這是多么寶貴的書啊,我吃飯時讀它,上廁所時讀它,坐公交時也讀它……入夜,我還把它藏在枕頭下,生怕不留神,它就會消失。
人生中的第一本書,開啟了我對書的瘋狂癡戀。在往后的求學路上,書店和圖書館成了我休憩的樂園,猶如魚離不開水的“懷抱”,只要有書,我就流連忘返。
上高中時,喬遷新居,我將書柜提上議程。個人臥室,空間逼仄,似乎擺不下書柜。沒有書柜的房子,怎能稱為房子?我的雙眸在臥室不停打轉。終于,入門的右手凹槽處,吸引了我的目光。打定主意,我立馬請木匠為我精心打造書柜。一個月過后,書柜落成,我的書終于有了“歸宿”,我將愛書一一擺上。
詩人特拉克爾曾說:“大地上的異鄉者。”擋不住的鄉愁,于只言片語中流落異國他鄉,品讀后更有一番韻味。于是,我每到一座城市,都會買一本代表這座城市人文的書籍回家。閱讀的門類,我百無禁忌,既讀張愛玲、楊絳等名家作品,也讀《拳擊與格斗》和《足球周刊》等雜志,鑒于此,書柜上許多動靜結合的書,兼而有之。
在閱讀的道路上,一些文學前輩都曾無私地饋贈我許多書籍并傳授知識。如果不是經常有作品刊登在報紙上,我可能不會把這份愛好堅持到今天,為此我至今仍收藏著許多泛黃的報紙。
再后來,我的閱讀視野更加開闊,考上了理想的院校,也成功入職了心儀的崗位。可是,我始終離不開心靈的后花園——我家的書柜。
白巖松曾說:“走得太遠,別忘了當初為什么出發。”心中的讀書愿景,逐漸明晰,愿歲月如水,書柜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