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春
“八一”那天,已轉業5年的丈夫在家打開手機上的全民K歌,躲到一旁引吭高唱《咱當兵的人》:“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只因為我們都穿著樸實的軍裝。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為了國家安寧,我們緊握手中槍,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一樣的風采在共和國的旗幟上飛揚……”那陶醉的樣子,我就知道他又在思念部隊的時光。他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就是:“當兵后悔一陣子,不當兵后悔一輩子。”對他來說,近30年的軍旅生涯就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那些獎章、獎狀,就是他引以為豪的憑證。他翻出那些獎章,一邊擦拭摩挲著,一邊自自言自語:“每一項榮譽都離不開另一半的奉獻與付出呀!”正是這句話,打開我封閉已久的閘門。盡管我們已不再分居,但還是忍不住想說:嫁給軍人,就意味著分居,分居就意味著要耐住寂寞與孤獨。選擇軍人就等于選擇了犧牲與奉獻,戰爭與和平年代是一個道理。
部隊是一個特殊群體,兩地分居的軍屬,只有符合一定條件才能隨軍團聚。即服役到了一定年限,職務到了一定級別,年齡到了一定歲數。因此,隨軍與丈夫團聚,是許多軍嫂心里化不開的夢。作為軍人的妻子,生兒育女,侍奉老人,家中的大小事都落在一人肩上。她們用質樸與忠誠等待,她們的脈搏隨軍隊、隨丈夫一起跳躍,她們在一年一度的“臨時來隊”中體會短暫歡聚的幸福,在平凡與瑣碎的生活中書寫任勞任怨,譜寫“新牛郎織女”的動人詩篇。
20世紀90年代初,韓素云的名字像春風吹遍大江南北與軍營內外。她的事跡也讓整個社會知道了“軍嫂”這個特殊群體的不易與艱辛。是啊,無數軍人的背后有多少個“韓素云”在默默支持著丈夫的工作。她們打磨著自己柔弱的肩膀,在平凡的生活中,把家庭事業一肩挑。她們從不因別人的收入高于丈夫而羨慕,也不因別人夫妻團聚長相廝守而嫉妒。她們工作生活兩點一線,單位與家,家與單位。
她們懂得生活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她們工作兢兢業業,從不與人爭高低,她們孝敬父母撫養孩子,里外一把手。只有在夜深人靜,她們才有屬于自己的小天地,在心靈的凈土中耕耘希望,播種理想。她們學會了在生活中獨立,她們在寂寞與等待中,讓思念在月夜漫步,讓心靈在書海遨游,“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她們在滾滾紅塵中潔身自好一室獨芳,為對方守候心靈那一片凈土的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不管生活在農村還是城市,所有的軍嫂是一家。她們有自己的小圈子,她們工作中相互鼓勵,生活中相互幫助,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從不與人論短長。不管誰家有事,只要一個電話,不管多忙,都會及時出現,她們不是姐妹勝似姐妹。為耐住寂寞與誘惑,一篇《上邪》在她們之間傳閱:“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首中國愛情詩篇的千古絕唱被她們淺吟低唱,讓她們對愛情忠貞不渝,戰勝生活誘惑的決心堅定不移。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一千古名句,據說脫自謝莊的“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詞人的句子是浪漫的,千年光陰雖是彈指一揮間,“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卻依然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這闋詞的理解,我想,沒有比作為軍人妻子的她們,理解與感受最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