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林
一本老相冊,記錄了我生活的全部。一張張褪了色的老相片,記錄著我珍貴的回憶。抹不去的淡黃色的印痕呵,讓我時常漫步過去,品味昨天留下的人生故事。一枚珍藏了50多年的老帽徽,把我一生的情都寫在紅五角星里。
孩提時過大年,我最著迷的事,是村里組織人敲鑼打鼓給軍屬貼對聯。村干部送給軍屬的那二斤鮮豬肉和粉條子,最讓我羨慕和嫉妒。我寸步不離地跟著村干部,直跑得大汗淋漓。
上學后,我和學校里的小伙伴,打著用彩紙做成的小旗子,走在戴紅花、騎大馬的新兵后面,喊口號,嗓子都喊啞了。
后來,我當了兵。村干部和我們合了影,我喜得流下了淚。要知道,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和村干部合影啊。父親用手撫摸著我的肩膀,難舍難離地說:“到了部隊,要聽話,好好干!”
我從來沒有忘記父親說的話。說真的,那年月,當兵真苦,可是,生活在那個火紅的年代,既然把身心都交給了黨,就不能怕苦。在部隊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就是當兵的稟性。
那年月,每人每天四角五分錢的生活費,少點,但是,艱苦里沉淀著一名解放軍戰士堅定的信仰,于是,米飯、冬瓜湯,吃得噴香。每人每月6元錢的津貼,是少點,但是,困難中流淌著革命軍人崇高的血液,還有舉國上下艱苦奮斗的精神,這些錢不算少。種水稻、打坑洞、千里大拉練,是苦點,但是,想想戰斗在長征途中的紅軍,想想在血與火的戰場上,用軀體迎戰聯合國軍飛機、大炮的志愿軍,這點苦和累又算得了什么!還有沙漠深處和冰天雪地里巡邏的戰士……想到這些,我心中就升騰起一種不可抑止的沖動,埋藏在我身心中的力量,就頓時倍添。干起工作來,覺得有使不完的勁。那時,我腦子里裝滿了軍人的使命、人民的囑托,當兵4年,我只記得是哪年哪月,從來沒想過是哪一天。
享受著軍屬待遇的老父親,月月寫信報平安,為我鼓勁。我心里裝滿了驕傲和自豪,陶醉在礪志成鋼的這所大學校里,把苦累、寂寞趕得無影無蹤。
那段歲月,確實有一種看不見的東西,在天天鼓勵、鞭策著我,讓我聽黨的話,干革命不分任務輕重,完成任務從
來不講困難大小。我放飛著青春的理想,用誓言和行動踐行軍人的天職和使命。我用流淌的一腔熱血,織染高高飄揚的軍旗。我用百煉成鋼的軀體,加固著我們新的長城。
那時候,我們不論走到哪里,聽到的、看到的,都是激勵人奮進的口號和笑臉。尤其是《見了你們格外親》的那首歌,唱得震天響?!跋蚪夥跑娛迨鍖W習致敬”的口號喊得特別親。我記得,在支農的山村里,鄉親們用紅棗做的糯米飯又甜又香。在軍民聯歡的擁軍優屬聯誼會上,唱的歌,跳的舞,都飛進了我們的心坎里。當時,我默默地想:下輩子還當解放軍。我記得,在支農點臨走的時候,我借宿的那家老大娘,拉著我的手,眼淚流了下來。臨走時,還要我們留下一張合影的紀念照。說:“想你們了就看看相片,光榮??!”生活在北方的嚴寒天氣里,我們天天都被駐地老百姓的熱情和奉獻溫暖著、感染著,總覺得熱血沸騰。部隊里,有的戰士離家時間長了,常常想家。而我則覺得,部隊就是家。我們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在部隊這個大家庭,成員多,永遠充滿著歌聲和陽光。
后來,我退伍回到了家。我當過村干部,做過教師,干過基層黨政工作。生活中充滿了歡笑和樂趣。工作中,雖然朝氣蓬勃,但是,總覺得歲月里少了一種東西。我費力地想,仔細地搜尋,今天,終于從保存了50多年的軍裝帽徽、領章里,找到了我所苦苦尋覓的東西,它就是那戰友間親如兄弟的戰友情。從一張張褪了色的,在軍營駐地和鄉親們的合影照里,我找到了那種軍民一家人的魚水情。我終于找回了曾經的缺失,放下了久久不能釋懷的牽掛。
戰友情,之所以親過其他情,是因為它是在燃燒的熔爐中煉成的,血與火的情;軍民情,之所以深,是因為它是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一個共同的大家,軍地相擁,互為靠山,共筑國防,用身心、奉獻、甚至不惜付出生命凝結成的魚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