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年前的那次中考,是全國恢復高考四年后。
??? 那年中考分三類:除了重點高中與普通高中之分外,還多了一個小中專。這讓千千萬萬個農家子弟的考生看到了一絲曙光。
??? 所謂的重點高中,就是在我們陵縣一中內設的兩個重點班,面向全縣招收中考分數最高的到那里就讀。而當時的小中專,就是招收初中畢業的應屆考生,分數界于重點高中與普通高中之間。這可能與當時改革開放之初國家急需專業技術人員有關。第三類的普高,就是指當時全縣的八所中學,按當時的公社所在區域劃分,考試的地點也是這樣。由于所在公社的原因,離我們縣城一中只有六七里路的我,被劃到了離家有三十多里之遙的陵縣第二中學,也就是現在的鄭寨中學所在地。這種畫地為牢的招生政策對于我及我附近的學生與家長來說是很無耐的。
??? 平時在班里考試總在前幾名的我,對于中考來說,心情不是怎么緊張。考上是一定的,至于哪一類并沒有過多的去想,只是對當時的招生類別感到非常困惑與不解:考的過了吧,就上了重點高中,考的差點吧不但上不了小中專,弄不好連個普高也上不了。這也是對于自我感覺不錯,急于跳出農門的農村考生來說普遍困惑的,也是最難把握的。
??? 當時的趕考和現在比起來是寒酸的。
??? 記得當年我就讀的聯中,只有一個畢業班,大約五十來人。由于路途較遠,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天稍一放亮我們就趕路了。騎著自行車,浩浩蕩蕩。一路上就考試中注意的事項等問題,班主任不時的提醒著、叮囑著我們。挎包里除了考試必帶的物品外,每人還帶了中午一頓的午飯。條件好的考生,午飯是白面饅頭,家長甚至還會煮上兩個咸雞蛋。條件差的,只能帶著玉米面的餅子。與人合騎一輛自行車,或與鄰家借輛。捎去的午飯中午時在學校的食堂里熱上一熱。
??? 現在回想起來,整個中考的過程是新鮮大于緊張:自小在農家長大的考生們,看慣了土屋農舍,用慣了自帶的參差不齊的課桌及水泥罩面的黑版。而走進當時的二中后,看到的是寬大的院落,整齊的校舍,還有用磚塊鋪就的球場。走在校園里就像劉姥姥走進大觀園的感覺。甚至于把監考人員那兇煞的面孔及粗俗的言語也當成了大地方的現代文明的像征(后來入學后才得知當時的監考人員是學校種菜的校工)。
??? 十多天后,成績下來了。我以低于小中專一分半的成績與小中專失之交臂。那一年,全公社有四人考上了重點高中,但沒有一人考取小中專。
??? 當時至于小中專到底招多少名額,什么學校,學什么專業我們一概不知,也沒有人去關心,總認為那是很遙遠的事情。對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家人來說,只要考上小中專就等于跳出了農門,那是整個家族的天大幸事了。而對于考上重點高中的農家學生來說,也無不發出這樣的感慨:小中專太難考了,一不注意就考過了。
??? 在當時一部分懷著急功近利心理的學生家長,反復按排孩子向小中專沖刺,大部分學生在反復中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同時也耽擱了讀高中的時光,到頭來悔恨一生。
??? 當今,面對早年羅彩霞被頂替上學事件的曝光,三十多年前那些靠收音機,靠小喇叭探知外面世界的農村人來說,那些當年在小中專的道路上苦苦沖刺的學子們,又有多少個與羅彩霞相似的命運呢?我們無從考量,也沒有必要去探究了。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小中專”的目標,早已被人們的現代觀念所超越。農轉非已不是人們追尋的目標,甚至出現了倒流現象。即使當年的我,有了那一分半的聰慧,以后的道路上也許會被那小中專的十字架套住雙腳,也就不會有后來的比小中專更高一層的學歷,也就汲取不到比小中專更多一些的營養了。□韓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