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石壁天然洞穴而建的東方朔祠
??? 時值盛夏,美景怡人:艷陽普照,麥浪堆金;萬木蔥蘢,生機盎然。??? 6月13日,在陵縣東方朔文化研究會籌委會組建半載,外出考察、資料搜集、專刊編印、專題研討、畫冊編撰等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成效明顯之際,按照籌委會的統一安排,筆者與高世坤、竇汝剛一行三人,前往遼寧省錦州市閭山,拜謁仰慕已久的東方朔祠。
??? 盛夏啟程
??? 上午8:56,濟南西——大連北的高鐵G390次列車,準時在德州東站發車。滄州、天津、濱海、唐山、秦皇島……一個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地名站牌被匆匆甩在車窗后,與之相伴的還有那彌漫于空氣中飄逸誘人的麥香、成方連片剛剛顆粒歸倉后留下的金黃閃耀的麥茬以及水清苗旺、長勢喜人的綠油油的稻田……過了山海關——錦州(緊著)噢!一句德州一帶廣為流傳的歇后語,既準確說明了三海關、錦州兩地相鄰的地緣關系,更表達了人們想急于到達目的地的心情,這正是我們當時心境的真實寫照。
??? 12:40,列車準時到達錦州南站。高鐵時代縮短了彼此的距離,僅僅3小時44分鐘,跨越魯津冀兩省一市、相隔700余公里的關內、關外的兩個“州”——素享“有德之州”盛名的德州和久負“錦繡之州”美譽的錦州——我們此行的出發地和目的地“聚”在了一起。當時筆者腦海里忽然靈感一閃,將兩“州”連在一起,形成這樣一句話:有德之州厚德載物;錦繡之州錦上添花!
??? 關于閭山東方朔祠的情況,我們只是在網絡上有所了解,僅知其位于錦州市義縣張家堡鄉境內閭山西麓南段的寶林樓景區內,詳細情況有待實地查看并咨詢有關人士。但在錦州市如何前往的問題,心里底數不是太清。乘出租車趕到錦州市區時已近13:30,一行人已是饑腸轆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吃飽了飯才好干活啊! ”我們在遼沈戰役紀念館附近找了一家東北農家小餐館,簡單點了幾樣小菜和面食就餐。這樣,首先可以解決肚子無食直提“抗議”的問題;其次也可順便向餐館老板及周邊食客打聽一下,解決下午的行程問題。
??? 閭山拜謁
??? 根據就餐時了解的情況,結合以往網絡搜尋結果,我們腦海里對要去的目的地畫了一張比較明晰的“行程圖”。
??? 閭山,古稱于微閭、無慮山、醫巫閭山,今稱閭山。地處遼寧省錦州市義縣、北鎮市兩縣市境內,是陰山山脈余脈,雄峻多姿,山奇水秀。山勢自東北向西南走向,縱長45公里,橫寬14公里,面積630平方公里。有名峰50余座,最高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
??? 閭山歷史悠久,由華夏幾千年的文明積淀而成。相傳舜時把全國分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為一州之鎮,閭山被封為北方幽州的鎮山。周時封閭山為五岳五鎮之一。自隋開始,此山便成為“四大鎮山”的“北鎮”,從而聲名鵲起。元、明、清帝王登基時,都照例到山下北鎮廟遙祭此山,故其聲名日隆。《全遼志》記載:“山以醫巫閭山為靈秀之最”,譽為東北三大名山之首。它以悠久、博深的歷史文化和秀麗、奇特的自然風光而享譽國內外,成為中國北方著名的旅游勝地。富麗堂皇的亭、臺、樓、閣,星羅棋布的碑刻摩崖,煙云繚繞的古剎殿堂,無一不映照著它曾有過的輝煌。
??? 閭山分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四個主要游覽區,共計十大景區一百多個景點。 1986年,閭山自然保護區被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遼寧省首批建立的、國務院第一批批準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閭山經國務院正式批準,列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 閭山景區豐富,可游覽的地方實在太多,而我們時間有限行程較緊且主題明確——就是拜謁東方朔祠。所以,一致決定下午乘出租車直奔目的地——位于閭山寶林樓景區的東方朔祠。
??? 15:30,我們在街邊坐上了年約50歲的張師傅駕駛的出租車,不多時出租車便駛出錦州市區,朝東北方向的閭山進發。車窗外是與關內截然不同的風景——現實顛覆了筆者原來對遼寧工業大省空氣不好的印象:微風習習,藍天白云,像極了初秋氣象,絕無現時關內麥場燥熱的感覺。近處,波浪起伏、猶如關內大路旁“造景”而故意人為地將平地弄成高低不平狀似的土地上,是依地勢而種、長勢正盛的玉米苗,罕見大塊平整的土地。遠處,一座座不高不大的山(準確地說應是丘陵)或孤獨而立或似連非連,與陜西等地此物不同的是,其外表大多寫滿綠意,比較養眼。公路及田間地頭,常見昂首拉車前行或低頭悠閑吃草的驢或騾子——這在原來盛產德州黑驢的德州乃至現在還盛產名吃“保店驢肉”的寧津縣已是很鮮見了。
??? 不到1小時,出租車駛進了鄉間公路,雖較大公路窄了不少,但還算“平坦”,并無較大顛簸。 17:00多,張師傅告訴我們:“寶林樓快到了。 ”眼前的景象已發生了明顯變化:山變得高大起來且連綿不斷,山上蒼松翠柏等樹木郁郁蔥蔥,高大潔白的發電風車以及輸電線塔,與藍天白云綠樹相映襯,形成一幅美妙的畫卷。山下村旁,是成畦成畦的黃瓜。勤勞的村民或夫妻協力用竹竿支起行行整齊的支架,使黃瓜秧借以攀爬開花結果;或三三兩兩相助安裝機器,在水塘里提水,涓涓清泉順勢流淌滋潤肥沃的瓜田……好一派和諧安逸的田園風光!
??? 17:15,歷經1小時45分鐘、約40公里行程,我們來到了寶林樓景區入口處。南北兩側山巒自東延伸而來,形成天然屏障,又像閭山伸出兩只手臂,熱情迎接自西而來的客人。入口南側,兩級石基之上,一尊高大潔白、形如一只并攏的巨型手掌的銘石巍然屹立,燦爛陽光下,“寶林樓”3個紅色大字熠熠生輝。
??? 真是好事多磨!景區門口值班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對不起!下班時間已過,不能進山了。 ”我們反復解釋來意:“我們來自東方朔的故鄉,是德州陵縣東方朔文化研究會籌委會的成員。此行主要目的就是拜謁東方朔祠,搜集相關資料。 ”聽罷,工作人員送我們3本景區宣傳冊《閭山名勝——義縣篇》,但不管軟磨硬泡,就是不讓進:“景區有監控,放你們進去,我將違反規定受處分的。 ”怎么辦?此地沒有食宿設施不能住下,如果回錦州明天再返回來,不僅要多花一個來回350元的租車費,而且還浪費半天的時間……“有了,看給她打個電話通融一下怎么樣? ”我驚呼一聲,突然找到一根“救命稻草”——印在宣傳冊最后一頁的寶林樓景區管理人員吳艷紅的聯系電話。高世坤馬上拿出手機撥通了對方的電話,待說明來由又讓此處工作人員接聽電話且驗證了筆者的“工作證”(其實是德州市新城黨政綜合樓幾年前頒發的出入證,其上“陵縣文化局”幾個字起了作用)后,工作人員按動電鈕,打開了阻擋我們進山的“攔路虎”——電動門。
??? 我們興高采烈地連聲道謝后迅速上車,沿綠色長廊簇擁的山間公路繼續東行。在欣賞了扳倒井等景點后,約行駛2公里,出租車走到了“盡頭”,此時方知這是一處呈椅子圈形的山溝。停下車來,沿石階北上,路過靈蛇洞、土地廟,再西行,半山腰突出的巖石平臺上,大樹掩映下的寶林禪寺映入眼簾。正殿3間,殿內供有釋迦牟尼金身塑像等,佛聲陣陣,弟子虔誠。自寺北西行北上,便是聞名遐邇的寶林樓了。
??? 據當地史料記載,寶林樓始建于東漢光武十七年(公元47年,又一說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幾乎歷朝歷代都在此留下了重建或擴建的寺廟。 2007年前的寶林樓是唐代重修。2007年部分重修,至今新舊接茬清晰可見。寶林樓又稱炎漢古剎,被譽為北方“懸空寺”。這樓非一般佛家殿宇可比,它憑依石壁上天然石穴建成,主樓四層建于上下各高兩丈、寬兩丈的兩個洞穴內。主樓東西兩側亦各有一穴,分別建樓閣兩層,是為配樓。主樓距離配樓均約一丈,設有走廊,并層層設有樓梯,使得左右相連、上下想通。原來洞內供奉有大小佛像32尊,居中一尊高五尺許,是炎帝神農氏。西面依次是盤古氏及三皇五帝;東面依次是風神、火神、龍神、谷神、蟲王、雷公、雷母等。曾有26位皇帝來過這里。清乾隆皇帝多次駕幸,并留下《寶林八景》一詩:
??? 寶林古剎不知年,山在樓頭寺在前。
??? 畫閣不因風雨朽,老僧長伴孤松眠。
??? 砥柱險托千仞閣,翻身獨步幾重天。
??? 井扳水倒將軍馬,石立高山國公鞭。
??? 兔兒山頭云渺渺,孤佛頂峰霧漫漫。
??? 棋盤曾見僧游跡,仙人橋留馬蹄牽。
??? 金雞頂峰南海近,寶林樓居閭山巔。
??? 詩情共羨凌河景,古時香火塞北煙。
??? 駐足仰望,令人嘆為觀止!古時沒有現在先進的交通運輸和建筑工具,建設如此宏偉建筑,不知需要多大的毅力和智慧,以及付出多少艱辛和時間啊?!
??? 寶林樓的峭壁下東西兩側分別建有一座祠堂,東方朔祠在東,炎帝祠在西。換句話說,炎漢古剎門內第一處即為東方朔祠。該祠亦建于天然洞穴內,其內一尊東方朔塑像立于正中,面容慈善安詳,兩眼正視前方。左上右下,雙手平置胸前,手握一把拂塵,斜上舉搭在右肩。“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之八仙分列左右。東方朔塑像前是祭拜用的跪墊,我們依次虔誠跪拜祭奠先賢。聽說我們來自智圣故里,多年在此守護的宋護法師熱情介紹有關情況。他說,東方朔祠與炎漢古剎同年修建,之所以建在東首入口處,是因為在這里東方朔被尊為上八仙第一,有守護眾神之意。多年來,東方朔祠經過幾次重修,原碑刻貼在祠東山墻上,上世紀七十年代被毀。最近一次重修是2007年,在原舊址重修, 2008年刻《重修東方朔祠紀念碑》(原碑文首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十九年重修碑記”,主要指立碑的時間,即2008年,筆者根據其作用命此名),立于東方朔祠前東側;西側則是2007年所立《寶林樓紀念碑》(原碑文首句為“中國醫巫閭山寶林樓記”,筆者根據其作用命此名)。
??? 碑文研讀
??? 分立于東方朔祠東西兩側的《重修東方朔祠紀念碑》和《寶林樓紀念碑》,雖然并不高大,但是字跡雋秀、言簡意賅、主題突出。碑文分別如下:
??? 重修東方朔祠紀念碑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十九年重修碑記
??? 東方朔,原名張曼倩,因東方發白時出生故稱東方朔。自幼甚獨,聰慧異常;生來識字,日誦千言;五經四書,捧即釋譯;見識廣博,善答所疑;身處戰國,智勇無比;上八仙中,首居第一。漢武帝時,隱執天機;易仙以俗,詼諧滑稽;臣事英主,屢供良策;每獻軍機,殊勝匈奴;開創大漢盛世,奠定中國業績。不圖名祿,唯舉大義;帝敕同德,醫巫廿五;入山一閭,靜篤幽都;煉丹領地,應帝設計;炎漢神剎,功德祭儀;醫巫造祠,剎前而據。廿世紀中,劫降剎寺,毀殘址遺。今逢空前盛世,志士仁人緣聚,復修神州古剎,東方朔祠特立矣。
??? 三汕撰書 奉興勒石
??? 戊子二零零八年丙辰三月戊寅三日
??? 寶林樓紀念碑
??? 中國醫巫閭山寶林樓記:
??? 寶林樓即義縣醫巫閭山炎漢古剎寶林禪寺。茲本由葫蘆洞等六巖洞妙組成樓景,于大凌河東幽山大石門,連葫蘆峪八里,曲徑幽深林中,六十三丈高懸崖之上。炎帝時稱幽都。黃帝顓頊(原碑誤為“瑣”)帝時稱幽陵。堯帝依此封東北為幽州山為鎮山。舜帝時修仙煉丹者多出沒此石門,故封醫巫閭,且曰太行以東冀東惟醫巫閭為諸山之冠。周成王時,因其間修成仙者八萬人,特封醫巫閭山,并列一居全國四大鎮山之重大者。漢武帝即位尤敬神仙,開創大漢盛世以為神助,對此處集合恰成漢制一閭二十五位神醫仙巫,皆神秘煉丹,特以領地譽封醫巫閭山,并使東方朔設計始建神剎,標明漢帝系炎帝后裔而敕名炎漢神剎。唐太宗貞觀十九年,因平判高句麗親征至此,藏軍林海,奇獲殊勝,故封寶林,并命尉遲恭監修頹殘神剎,易神位為佛像敕名寶林禪寺,遂招天臺宗駐錫斯。唐僧取經回國本年,由太宗欽建首座佛寺,為弘傳大乘佛法第一圣地。綜其文化悠久精深,尤其丹之文化玄奧至極,渴探葫蘆秘焉。
??? 三山書 鳳興刻
??? 公元二○○七年四月十八日
??? 認真研讀上述碑文可見,《重修東方朔祠紀念碑》對東方朔贊譽有加,尊為“上八仙中,首居第一”,其博學多智、詼諧幽默、文韜武略等才華更是溢于言表;《寶林樓紀念碑》則在描述閭山及寶林樓變遷的同時,還點明“漢武帝……使東方朔設計始建神剎。”雖然這種說法(東方朔生卒年份為前161—前93)與寶林樓始建年份“公元47年”“公元前202年”兩種說法均不相吻合,但至少說明東方朔在當地有很高的地位且與閭山及寶林樓有著很密切的關系。
??? 內心感慨
??? 雖然此行時間短暫來去匆匆,但所見所聞收獲頗多。智圣足跡遍布各地,桑梓后人怎不為之倍感驕傲自豪!“里有先賢,里之光也!奈何不傳而令其湮沒乎?”筆者感慨萬千,即興拙作《關外謁圣》,略表敬仰之情:
??? 拜謁智圣心似箭,高鐵飛出山海關。
??? 有德之州將物載,錦繡之州把花添。
??? 閭山壁上奇景生,寶林樓東朔廟現。
??? 上八仙里誰為首?東方先生無懸念。
??? 注:文中《重修東方朔祠紀念碑》《寶林樓紀念碑》兩碑碑文,系筆者在縣委黨校原校長、東方朔文化研究會籌委會成員高世坤,根據實地所拍照片逐字整理并加注標點符號的初稿基礎上,酌改個別字及部分標點符號而成。特此說明,并向高世坤同志致謝!□石賢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