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這是東方朔臨終前寫給兒子的信。在這封信中,東方朔指出,明智的人處事,崇尚中庸之道,凡事恰到好處即可。那些才華畢露的處境常危,深孚眾望的一生忙碌,自命清高的人緣不好,任何事都不留有余地的沒有前途,都是因為不循中庸之道。人應該順乎時勢發展而主動變化,不要一成不變。本篇反映東方朔晚年失意后的消極的道家思想,體現了以養生混世的思想。
【原文】
明者處世,莫尚于中。優哉游哉,與道相從。首陽為拙,柳惠為工。飽食安步,以仕代農。依隱玩世,詭時不逢。是故才盡身危,好名得華,有群累生,孤貴失和。遺馀不匱,自盡無多。圣人之道,一龍一蛇,形見神藏,與物變化,隨時之宜,無有常家。
【注釋】
〔1〕明者:明智的人。
〔2〕中:合乎中道。唐顏師古注引東漢應劭語:“老子為周柱下史,朝隱,故終身無患,是為工也。 ”
〔3〕優哉游哉:從容自在。
〔4〕道:即為道家所認為的道。與道相從,即順乎自然,自然合于中道。
〔5〕柳惠:柳下惠(前720年—前621),本姓展,名獲,字禽,中國春秋時期魯國人。“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則是他的謚號,所以后人稱他“柳下惠”。他做過魯國大夫,后來隱遁,成為“逸民柳下惠被認為是遵守中國傳統道德的典范,柳下惠選擇堅持“直道而事人”,最后只能去官隱遁,成為“逸民”。《論語·微子》曰:“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 ’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論語》記載孔子對柳下惠的評價是:“降身辱志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 ”意思是,相比伯夷、叔齊的寧肯餓死也不食周粟,柳下惠肯降低自己的理想,雖然屈辱了身份,但是能做到言行舉止合乎道德和理智。在這里結合自己的政治失意認為伯夷、叔齊的處世方式傷害了自身是愚笨的即“拙”;而柳下惠的處世哲學才是聰明的即“工”。唐顏師古注引東漢應劭語:“老子為周柱下史,朝隱,故終身無患,是為工也。 ”
〔6〕飽食安步:語出《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晚點吃飯等餓了再吃就會覺得美味,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而不累。這是一種安貧樂道的思想體現。
〔7〕以仕代農:以出仕代替隱遁,即東方朔的“朝隱”思想。
〔8〕依隱玩世:用隱遁的方式避開政治環境的險惡。〔9〕才盡身危,好名得華:鋒芒畢露的人難免惹來殺身之禍,過度追求名利的人得到的也只是虛華的名譽。〔10〕有群累生,孤貴失和:得到眾望的,忙碌一生;自命清高的,失去人和。〔11〕遺余:留給后代的財產。不匱:不嫌少。自盡:自己所用的。此句意為:不要為子孫后代留太多財產,因為自己所用的并不多。此句勸誡人們不要過多的追求物質財富,安于生活的現狀。〔12〕一龍一蛇:富貴時可以像龍一樣飛黃騰達,失意時也可以像蛇一樣隱遁。〔13〕形見神藏:身體活在現實世界,而精神隱藏起來。〔14〕與物變化,隨時之宜:隨著萬物、時機的變化而變化。〔15〕無有常家:最合宜的處世之道,而不是固定不變,也絕不會拘泥不通。
【譯文】
明智的人,他的處世態度,沒有比合乎中道更可貴的了。看來從容自在,就自然合于中道。所以,像伯夷、叔齊這樣的君子雖然清高,卻顯得固執,拙於處世;而柳下惠正直敬事,不論治世亂世都不改常態,是最高明巧妙的人。衣食飽足,安然自得,以做官治事代替隱退耕作。身在朝廷而恬淡謙退,過隱者般悠然的生活,雖不迎合時勢,卻也不會遭到禍害。道理何在呢?鋒芒畢露的人難免惹來殺身之禍;過度追求名利的人得到的也只是虛華的名譽。得到眾望的,忙碌一生;自命清高的,失去人和。凡事留有余地的,不會匱乏;凡事窮盡的,立見衰竭。因此圣人處世的道理,行、藏、動、靜因時制宜,有時華彩四射,神明奧妙;有時緘默蟄伏,莫測高深。他能隨著萬物、時機的變化而變化,用最合宜的處世之道,而不是固定不變,也絕不會拘泥不通。(陵縣東方朔文化研究會籌委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