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始稱于公元583年(隋文帝),地處黃河古道,運河之濱,是一座以河流文明鑄就的古城,歷史上的德州,因運河而發達,而運河而興盛,自古就是交通要塞,有“神京門戶”、“九達天衢”的美譽。綿延1797公里的京杭大運河,在德州境內自夏津白莊入境,至德城區二屯鎮第三店流入河北吳橋段,全長141公里。 2013年,京杭大運河被列為世界遺產,運河文化也成了德州的一張新城市名片,對古運河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顯得尤為重要。
德商高速公路德州段主線起點在衛運河(魯冀界)辛廠、西鄭莊之間(山東境內),向北聯接河北擬建德衡高速故城支線,終點在德州市夏津縣大張莊東與青銀高速聯網,接擬建德商公路夏津至聊城段起點,路線基本沿古運河走向。德商高速公路德州段也是我市自主投資建設管理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如何在高速公路建設施工中融入文化特色,彰顯運河文化這張城市名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筆者結合運河文化及德商高速公路德州段的情況,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德商高速公路德州段情況
德商高速公路德州(魯冀界)至夏津段是國家高速公路德州至江西上饒高速公路(G3W)的起始路段,也是我省“五縱四橫一環八連”高速公路網中的“縱五”及“一環”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全長70.675公里,其中主線長41.039公里,北起德州市武城縣魯權屯鄉辛廠村東(魯冀界),接擬建的衡德高速故城支線,向南經武城、夏津縣,聯網青銀高速,終接夏津至聊城段;支線長29.636公里,起于德州黃莊立交,在武城縣漳南鎮東與主線相接;項目初步設計批復概算35.19億元。全線采用雙向四車道建設,設特大橋1座,大橋6座,中橋16座,互通立交4處,分離立交9處;沿線設置德州監控通信分中心,省界主線收費站,德州支線主線收費站以及武城西、武城北互通匝道收費站,武城西養護工區,武城服務區及夏津停車區,在德州支線起點老黃莊互通(四女寺)預留匝道收費站位置。根據我省機電聯網要求,項目收費系統管理機制采用“區域收費中心-收費站”的管理方式。德商高速公路德州段計劃工期27個月,預計于2015年底建成通車。
二、德州運河文化的內涵與現狀
運河文化是指在開鑿和通航過程中,沿運河地區歷經長期發展而逐漸積淀所形成的物質、精神財富總和,包括文化教育、文學藝術、建筑藝術、工藝美術、風情習俗、飲食文化、遺跡遺物等多方面內容??傮w而言,運河文化是一種先進、開放、大氣,兼容并包,海納百川的文化,沒有因運河航程的中斷而停止,而是張揚地存在、延續,對沿河兩岸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
德州段運河,由衛運河和南運河組成。自夏津縣白莊入境至武城縣四女寺閘段,為衛運河;由四女寺閘向北至德城區二屯鎮第三店流入河北吳橋段,為南運河。德州的運河文化,廣義上講是指運河文化在古運河德州段的體現。自隋代開鑿之始至其鼎盛乃至衰落的漫長歲月中,積淀了我國古代以河流為載體文化的精華。德州運河文化所包含的內涵也是極其豐富的,其表現形式也是包羅萬象,極大地影響著德州,有力地塑造著德州,千百年來一直在不斷的影響和改進著德州人的思想觀念以及各種生活方式。
晚清以后,由于社會動亂和經濟地理條件的變化,特別是由于鐵路和海運的興起,黃河改道截運以及水源問題未得到解決,清廷于光緒27年(1901)下令漕糧停運,折銀貢納。從此,運河失去了往日輝煌,舊時的風光日趨暗淡,其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廣闊的地域凝滯或消失,千百年來形成的運河文化,也被擱置一邊。隨著運河的廢棄,德州也日漸衰落。
由此可以看出,交通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其位置是相當的重要!同樣,交通對一種文化的沉淀、傳承和發展也起到十分重要的載體作用,沒有暢達的交通,便不能很好的開放交流,經濟發展緩慢,社會發展滯后。路通則興,路塞則衰。德商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對完善區域路網布局,加強德州市與內陸省份的交流,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及旅游資源開發方面,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若以德商高速公路作為載體,將運河文化的內涵以路的形式表現出來,將使更多的人了解運河,了解德州,從廣義上而言,對德州的古運河文化發展會起到十分重要的發展作用。
三、做好德商高速公路沿線古運河文化的整體規劃,構劃德商高速公路“運河文化風景帶”
目前,德州的運河文化主要由沿線的15個歷史文化景點或景區體現,分別是夏津黃河古道森林公園、武城古貝春風情園、四女寺古鎮、四女寺水利樞紐工程、德州運河民俗風情街、德州古運河碼頭、德州運河歷史文化博物館、德州運河文化廣場、宋元古瓷窯址、運河岔河風景區、蘇祿王墓文化公園、董子文化公園、德州黑陶工藝園,長河公園、沙王河風景區,這些景點和景區由運河文化統一作為主題與貫穿線索,突出運河“水”的作用。
德商高速公路走向基本與古運河平行,而水與路兩者又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做好德商高速公路沿線運河文化的整體規劃,構劃沿高速公路的“運河文化風景帶”,這條風景帶貫穿于德商高速公路德州段70.675公里的始終,行人駕車行駛其中,可以無時不刻都能感受到古香古色的運河文化氛圍。根據目前的施工圖設計,德商高速公路路面設計為強基薄厚的半剛性基層、瀝青混凝土面層結構,橋梁結構多為簡支梁板或者整體現澆箱梁結構。如何在現代路橋設計建筑中融入古典特色是問題的關鍵。我們可以通過型鋼龍骨干掛石材、橋身GRC成材飾面等施工工藝,把近40座大中型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橋身及欄桿裝飾成古典北方水鄉的古橋建筑風格。在互通與分離交叉口,通過對上跨結構及橋欄桿制作大型的運河宣傳壁畫或者浮雕,突出我市運河文化的15處歷史文化景點。
水是運河文化的靈魂,德商高速公路走向基本與衛運河平行,而且相距不遠,且沿線穿越六五河、利民河(含北支、東支、南支)、六六河、堤下舊城河、辛莊溝、宋里長屯溝、勝利渠、鄭莊干渠等大小二十余條河渠樞紐,應充分利用豐厚的水資源,做足水的文章。筆者認為可以因地制宜,在距離高速公路坡腳的安全距離外沿線開挖30m寬的人工河,將以上幾大水系串連起來,即方便沿線群眾防洪排澇灌溉,又保護路基在雨季不受雨水的浸涮。
綠因水而生,原生態、自然的綠也是運河文化的一大特色,在沿線及人工河河岸的綠化設計上,采用現代的造景手法,由政府投資,將沿線及人工河兩側一定范圍內設計成一個開放式的,具備一種“新款開放、舒適宜人、層次豐富、空間多變”的田園景觀空間。運用優美流暢的曲線與粗獷率真的直線相互交融,勾勒出沿線景觀的骨架,形式簡潔明快,色彩熱烈隆重,在環境空間尺度及景點細部的量化上盡力滿足空間環境中人與景的對話,即體現出運河文化中的“水情、風韻、花語、樹魅”等景觀意境和內涵。
再者,高速公路建設成后,對沿線相關單位或者個人埋設的廣告牌要統一管理,在廣告牌的制作上,要求在宣傳產品的同時,更要突出運河文化的特色,使行人無處不在的感受到濃濃的運河文化氛圍。
四、做好沿線建筑物的規劃設計及運營后的文化建設,盡顯古樸的北方水鄉風情
如果說構劃中的德商高速公路“運河文化風景帶”是一條龍,那么沿線建筑物的規劃設計及運營后的文化建設就是龍的眼睛。根據規劃設計,沿線共設置德州監控通信分中心,省界主線收費站,德州支線主線收費站以及武城西、武城北互通匝道收費站,武城西養護工區以及武城服務區與夏津停車區,在德州支線起點老黃莊互通(四女寺)預留匝道收費站位置。各個站點的場區規劃設計,應該體現以“水”與“古”為主要的特色,按北方水鄉古建筑的整體結構進行規劃、建設,或者通過一定的裝飾工藝,將磚混、框架結構的建筑物裝飾成為具有北方水鄉風情的古運河建筑風格。具體要彰顯“多曲、多變、典雅樸實、空透靈巧”幾大特色,將運河文化完全融入其中。除梁柱框架必須體現基本力學規律而垂直外,建筑物的屋面、檐角、檐口滴水等應呈現出很協調的曲線;各站區的路、通道、走廊等則裝飾為曲徑、曲橋、曲廊;甚至踏步、臺階也用輪廓多變的自然石塊來鋪設,使建筑與“運河文化風景帶”相協調、和諧。監控通信分中心、服務區和停車區等場區面積較大的,可在場區內隨形就勢、因地制宜的進行人工造景,如挖塘堆山起伏塑形,在假山頂建亭、閣,設置亭、臺,臨水為榭、舫,以形成隨形多變的特點。建筑設計理念要追求寧靜自然、簡潔淡泊、樸實無華、風韻清新的雅樸風格。明計成《園冶》中云:“軒楹高爽,窗戶鄰虛,納千頃之汪洋,收四時之爛漫。 ”建筑物中盡量少設計實體墻,多設置空透的門、窗,最大限度地弱化建筑內外空間的界線,客人在這些建筑內可以自由地環顧四周,盡情賞景,所謂“常倚曲欄領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總之,沿線建筑物的設計施工要本著承古、用古的理念,以古香古色的北方水鄉風情風格呈現在世人面前。豐厚的建筑文化,會形成直觀生動的建筑文化,也是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建筑物規劃設計的硬件建設以外,在彰顯運河文化的軟件建設上,我們也要開動腦筋、做足文章,運營管理中將運河文化融入其中。服務區、停車區是高速公路的鏡子,也是客人了解、熟悉地域風俗、運河文化的窗口,因此軟件建設應與地方優勢資源特色相結合,突出區域之間的差異化,依托運河的文化資源,完善、豐富服務區、停車區的文化底蘊,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人文服務區、運河服務區”。筆者以為應重點做好的幾點工作:首先,突出運河的文化底蘊。若從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辟邗溝算起,古運河距今已有2502年的歷史,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描寫古運河浩如煙海、膾炙人口的名詩詞,如唐代皮日休《汴河懷古》:“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宋代王安石《泊船瓜州》:“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些詩詞在運河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攝選其中的精華,以展板字畫的形式懸置于餐廳、超市、走廊、加油站及其它明顯的地方。其次,在飲食服務上,要揉入運河氣息。餐廳的桌椅家具及陳設,以古樸典雅的木制品為主,碗碟鍋筷也以古代北方水鄉特有的粗陶瓷為主,包括服務員的著裝設計,要也體現運河氣息。作為以運河而孕育發展的古老城市,德州的美食小吃特別多,德州扒雞、保店驢肉、樂陵小棗、長官包子、大柳面、夏津布袋雞、宋樓火燒、夏津銀絲面、珍珠琪、羊腸湯鍋、武城旋餅、蹶腚豆腐、平原乳鴿、臨邑田口羊肉、寇家豆腐皮、陵縣粉皮等都是德州的飲食特產,這些都因運河而生、因運河而聞名,在服務區運營期間,可以考慮推出適應德州特色及運河文化的飲食特色,使客人行在運河,住在運河、吃在運河,休在運河,無處不在的感受到運河文化。
德州,古老而又年輕,沃野坦蕩如砥,是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文明古邑,而京杭大運河,則是我們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更是孕育了德州古老的運河文化。德商高速公路建設期間,我們應該抓住機遇、因勢利導,充分發揮古大運河德州段地理位置優越、豐富的古跡文化底蘊,將高速公路的建設中融入古運河文化,讓古老的運河文化再度綻放出絢麗的光芒,再鑄德州新的輝煌,努力使之成為德州的又一張新的城市名片。
□竇汝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