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志愿者在教盲童演奏小提琴
5月21日是第27個“全國助殘日”,全市積極行動,從走訪慰問、送醫送藥、志愿服務、就業培訓等方面,給殘疾人送去溫暖。
事實上,在德州,每一天都是助殘日。從政府重視到全社會關愛,從設施建設到購買服務,從技能培訓到志愿服務,全市致力于提升康復、就業、教育等多方面工作,優化殘疾人生活生產環境,不斷提高殘疾人幸福指數。
精準康復為殘疾人解憂
4歲的小雪是德州市育紅聾兒語訓中心的一名學生,她雙耳重度聽力障礙,植入人工耳蝸是唯一選擇。對于靠種地為生的父母來說,價值20多萬元的人工耳蝸,連想都不敢想。去年,市政府將70名聽障兒童人工耳蝸康復救助項目納入全市民生工程。小雪成為“幸運兒”之一,免費進行了人工耳蝸植入術。育紅聾兒語訓中心主任劉玉紅說,術后1年,小雪的聽力和表達能力明顯提升,再經半年康復訓練,她就能像正常孩子一樣走進學堂。
在我市,像小雪一樣得到政府免費搶救性康復救助的0至6歲殘疾兒童還有822名。為減輕殘疾兒童家庭經濟負擔,我市將兒童聽力障礙語言訓練、言語能力篩查等20項康復項目納入了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此外,拓寬市縣項目救助范圍,將救助年齡由國家規定的0至6歲放寬到0至9歲,且救助標準相同。同時,德州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建設項目一期工程目前已封頂,預計今年10月竣工,屆時可提供300個康復床位、保障200名殘疾兒童的康復治療。
量體裁衣圓殘疾人就業夢
??? “我腿有殘疾,不會手藝,公司能培訓嗎? ”5月18日,在德州市殘聯與市人社局勞動就業辦公室舉辦的殘疾人就業專場招聘會上,三級肢體殘疾的陳女士向一家制衣公司咨詢,工作人員說不必擔心,公司免費培訓、免費提供食宿。當天,我市54家企業進場招聘,為殘疾人提供了110余個就業崗位。
這樣的殘疾人專場招聘會,我市每年都會舉辦。德州市殘聯理事長張莉介紹,2016年,我市建立了殘疾人創業就業網絡服務平臺,以“互聯網+殘疾人就業服務”線上線下協同服務模式,幫助殘疾人查詢政策文件、投遞簡歷找工作。同時,針對殘疾人的不同需求,開展適合殘疾人的電商、剪紙、修理、家政服務等培訓項目,僅去年,我市培訓殘疾人1233人次。另外,各縣市區也采取有效措施,幫助殘疾人創業就業,比如禹城市成立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已成立了假發制作、獺兔養殖等8家殘疾人創業企業。
助殘志愿服務常態化
笛子獨奏《春到湘江》、呂劇《盼發財》、美聲獨唱《我愛你,中國》……5月19日,市文廣新局、市文化館組織30名文化志愿者走進德州市特教學校,給50余名殘疾青少年送來一場文藝演出,贏得師生們陣陣掌聲。“孩子們開心,我們心里也高興。 ”市文化館館長王月燦說:“像這樣的文化助殘志愿服務活動,我們常年開展,每年都要跑遍各縣市區的特教學校。 ”
不僅是文化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協會、德州義工協會等組織也加入助殘行列。 5月21日,德州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為特教學校的孩子們送來200個粽子。組織活動的共青團德州市委副書記張方瑞說,助殘志愿服務已成為德州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品牌,每周一活動、每月一關愛已成常態。 5月19日,為了滿足殘疾人看3D電影的心愿,德州新世紀電影城專門邀請110名殘疾人,免費觀看《速度與激情8》。
為了保持志愿服務的持久性、專業性,我市志愿服務趨向項目化,而助殘志愿服務項目層出不窮。據市殘聯等相關部門統計,當前我市形成了以市級為總隊、各縣市區成立分隊的志愿者服務隊伍,注冊志愿者會員10萬余人,開展社區助殘、婚介助殘等貼近殘疾人需求的助殘項目。
□本報記者劉臻本報通訊員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