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文明家庭李春靜、宋金濤一家——不拋棄不放棄 攜手創造幸福
李春靜陪丈夫觀看他立功受獎的照片。記者王秀青攝
□本報記者王秀青本報通訊員李立鵬
“兒子,你在部隊還好嗎?安心服役,家里有我,你爸身體恢復得不錯,一切都好。”3月12日,在德城區德棉佳苑小區,全國好警嫂李春靜正和兒子視頻,丈夫宋金濤在一旁盯著手機屏幕,不時握起拳頭,嘴里喊出“加油”二字,把支持和鼓勵傳遞給兒子。
今年50歲的李春靜,是我市公安系統民警宋金濤的妻子。提起她,周圍鄰居豎起大拇指:所在企業破產,她自強自立,起早貪黑賣煎餅補貼家用;公公患腦血栓,母親做心臟手術,她奔波于德州、平原兩地照顧兩位老人;丈夫突發腦出血導致癱瘓,她不離不棄,全身心照顧丈夫進行康復治療,幫他重拾生活信心。因事跡感人,2015年她被評為全國好警嫂,2017年她家被評選為山東省文明家庭。兩年前,她又支持兒子奔赴軍營,傳承、弘揚父親的榮光。一家人不拋棄不放棄,向上向善,以愛創造生命奇跡,筑牢和美幸福家庭。
從軍嫂到警嫂始終如一默默奉獻
李春靜和宋金濤同是平原縣大莊村人,青梅竹馬。1999年,兩人走入婚姻殿堂。婚后沒幾天,宋金濤就回到了部隊,之后很多年,兩人過著“牛郎織女”般的生活。“部隊上很忙,家里有事我都不指望他,孩子半夜發高燒都是我一個人背著往醫院跑。”李春靜說。2008年,宋金濤從部隊轉業到當時的德州市公安局運河分局,從此,李春靜從“軍嫂”成為“警嫂”。稱呼變了,但犧牲和奉獻卻沒有變。
她常常一個人買菜做飯,然后等丈夫回家,但等到的往往是“需要加班”的電話;家里有急事,也不能給丈夫打電話,最多發個短信,若沒回復,就自己想辦法解決;丈夫下班沒有準點兒,而且大多是帶著一身疲憊進門,然后倒頭便睡……
2009年,李春靜所在的工廠因經營不善倒閉。年齡大、學歷低,再就業成了難題。李春靜自學了攤雞蛋煎餅的手藝,找人制作了一架煎餅車,不久,她推著煎餅車叫賣的身影出現在大街小巷。每天凌晨三四點,李春靜就要起床,除了準備攤煎餅的原材料,還要給家人做飯,自己卻經常顧不上吃飯。雖然起早貪黑,收入微薄,但李春靜卻說,自食其力的感覺真好。
李春靜的公婆都住在平原老家,為了不讓丈夫在工作上分心,她經常回去探望老人,跑前跑后悉心照料。2006年,公公患腦血栓臥床不起,她挑起了照顧公公的擔子,體貼入微地打理公公的一日三餐,村里人看到后無不稱贊。2013年冬天,丈夫因為辦案連續一周沒有回家,母親心臟病復發需要做瓣膜手術,她一個人晝夜陪床,剛上初二的孩子自己在家做飯。這些年,李春靜再苦再累,呈現在家人面前的,始終是燦爛的笑臉。李春靜說,結婚這么多年,她努力做好3件事:把理解放大一點兒,把心態放平一點,把矛盾放小一點兒。
不離不棄用愛筑起和美家庭
2014年12月,宋金濤突發腦出血,經過7小時開顱手術,依然昏迷不醒。“蘇醒的概率只有1%,即使醒過來,也可能成為植物人。”聽到醫生這么說,李春靜淚如雨下。
“你是家里的頂梁柱,一定要醒過來啊!”李春靜深情呼喚,第19天,在給丈夫擦手時,發現他的大拇指微微顫動。狂喜不已的李春靜趕緊叫來醫生,宋金濤奇跡般地睜開了雙眼。
雖然醒了過來,但宋金濤卻喪失了語言和行動能力,右半身也失去知覺。李春靜沒有絕望,“只要人還在,什么都可以克服。我相信,他總有一天能夠好起來。”單位幫著把宋金濤轉到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為其墊付部分醫藥費,并安排民警照顧正面臨中考的兒子,以減輕李春靜的壓力。
住院期間,為節省費用,李春靜舍不得睡陪護床位,晚上就趴在丈夫的病床邊休息;丈夫食欲不振、一吃就吐,她一邊耐心勸說,一邊手把手喂飯;為防止丈夫皮膚組織受壓壞死,她每隔兩小時就要幫他翻身,丈夫從來沒有生過褥瘡。體重只有50公斤的她,雖然每次挪動100多公斤重的丈夫感覺非常吃力,但她從沒想過放棄,因為“只有他在,我才有個完整的家”。
當時宋金濤的右腿由于靜脈栓塞,腫得像水桶,醫生說,這條腿不可能康復了。李春靜不信,她學習各種理療手法,只要有可能幫助丈夫恢復健康的治療手段,她都去嘗試。經過4個月的努力,丈夫那被醫生宣判“死刑”的右腿,居然能抬起一點了。在她的精心照顧下,丈夫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醫學奇跡,身體狀況逐漸好起來,甚至開始張口“說話”,雖然只是幾個簡單的音節。
如今,宋金濤生活基本自理,還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現在已能堅持工作半天,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李春靜介紹,每天下午,她的任務是接送丈夫上下班。
“自2021年7月至今,兒子服役快兩年了。”提起兒子宋耀祖,李春靜眼里滿是自豪。宋金濤也找出兒子訓練時的錄像,合著節拍,響亮地喊著“一二一”,靈活的左臂抬至胸前,配合著正步走的動作。
據李春靜介紹,兒子入伍前就讀于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奔赴軍營前,丈夫把年輕時獲得的軍功章,胸戴大紅花、身披綬帶受表彰的照片傳給兒子,希望他在部隊建功立業。“對孩子來說,攜筆從戎,既是夢想,也是傳承,我們全力支持。”李春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