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 2000年,齊建軍所在的公司組織員工集體獻血,當時35歲的齊建軍第一次走上了獻血車,這也開啟了他奉獻社會、關懷他人的人生旅程。“獻血是一件對自己對別人都有意義的事,從那以后,我平均每半年就會去一次血站。直到2003年,血站的同志提醒說我的血液非常珍貴。”齊建軍說,這時才知道,原來他是Rh(-)O型血,也就是傳說中的“熊貓血”,十分稀有。當時沒有冷凍技術,因此為了避免浪費,“熊貓血”一直是隨用隨采。
就這樣,齊建軍自愿成為了隨叫隨到的無償獻血“應急隊員”,也成了常在危急關頭救人一命的“熊貓俠”。
齊建軍說,有天晚上9點鐘,他已經洗漱完畢準備休息,這時接到了血站工作人員的電話:“某縣一名熊貓血產婦生產的時候突然大出血,情況危急!”沒有絲毫猶豫,放下電話,齊建軍披上外套就出門了。
齊建軍家住城區湖濱大道南頭,騎自行車到德州市中心血站需要半個多小時,“我獻完血,工作人員還要連夜送到縣醫院,我等得了,可產婦和孩子等不了。”為了盡快趕到血站救人,齊建軍打車趕到血站,獻出400毫升血液,解了產婦的燃眉之急。
像這樣的緊急情況,齊建軍在這十幾年無償獻血生涯中遇到過很多次,每一次,他都排除萬難,放下工作,第一時間趕到血站獻血救人。齊建軍說,正是因為每1000個漢族人中,只有2-3人是“熊貓血”,因此“熊貓俠”們才更需要互相幫助、支持,在生命這條路上,不讓一個“熊貓血”掉隊。
2014年,齊建軍正在濟南工作,無意間看到濟南某報紙刊登了急需熊貓血的消息,他立即趕到血站,捋袖獻血。“這次情況緊急,濟南血源不足,我聯系了和我一樣的熊貓俠們緊急獻血。”一袋鮮紅的血液,是一份期盼,更是一份愛心。齊建軍說,能把德州人的愛心發散到其他城市,由衷地感到高興。
截至目前,齊建軍累計獻血7000毫升,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熊貓俠”。“上天賦予了我獨特的使命和職責,能用這樣的方式幫助別人,我感到很驕傲。”齊建軍笑著說。(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侯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