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慢點吃。”12月6日中午,在禹城市倫鎮李茂之村西南角一個小院里,68歲的李若明正在喂大哥吃飯,一勺,一勺,飯溢出嘴角了,他趕緊拿起毛巾擦干凈。喂完飯后,李若明為大哥掖好被角,動作嫻熟。 8年的時間里,相同的動作不知重復過多少次。
據李茂之村村支書李延柱介紹,李若明兄弟三人,大哥李若文和弟弟李若前多年來一直打光棍兒,只有排行老二的他結婚成家并有3個子女。 16年前,因為子女去新疆打工并在當地安家,他和老伴兒便搬去跟子女同住。大哥李若文今年75歲,年輕時便患有腿疾,后又摔斷了股骨頭,因籌不到錢耽誤了最佳救治時間,自那便臥床不起,如今腦子有些糊涂。今年65歲的老三自幼患有眼疾,視力極差,也沒法照顧大哥。
2007年,李若明放心不下千里之外的兄弟,毅然離開了遠在新疆的妻兒,舍棄安逸的生活,回到老家,主動擔負起照顧大哥和三弟的責任。這一照顧就是8年。
李若明在大哥床邊支了個小床,久病臥床的大哥雙腿肌肉已經萎縮變形,沒有任何行動能力,吃喝拉撒都要在床上解決,一日三餐全靠李若明一勺一勺地喂。這些年,為了照顧好大哥,他給自己立了規矩:一不走親戚,二不出遠門。他省吃儉用攢下的錢,大部分用來給兄弟們尋醫看病、改善生活。“大哥胃口好,吃得多排泄也多,腿伸不開,經常拉到被褥上。白天還好說,晚上有些難。 ”已近古稀之年的李若明,這些年對照顧大哥沒有絲毫怨言,只是如今年紀大了,干起家務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為了避免生褥瘡,他不僅要常幫大哥更換清洗被褥,還要定時翻身、擦洗身體。晚上睡覺的時候,大哥拉屎撒尿也會喊他來清理,“一晚上起來兩三次那是常事。 ”李若明說。
其實6年前,李若明的兒子因為車禍導致雙腿受傷,至今仍行動不便,妻子經常勸他回去,說他應該先顧好自家人,至于大哥和弟弟,多給他們些經濟上的幫助就可以了。每當這時,李若明都會勸她:“兒子身邊有你,而大哥不能自理,三弟視力這么差,我要離開了,萬一他們有個好歹,我們這一輩子都不能安心。”“當年要不是身體很差,我不會給二哥打電話,主要怕他為難,沒想到他馬上就回來了。這就是親兄弟! ”李若前說。
大哥雖然說話口齒不清,但見到記者前來采訪,還是伸出大拇指,努力吐出“二弟,好”幾個含糊的字眼。
村民李延耿說:“大伙兒都很佩服老二,也非常同情這三兄弟,誰家蒸了包子烙了油餅,都會給他們送去一些,平時有需要都去搭把手。 ”
“在了解到李若明三兄弟的情況后,鎮政府將老大和老三納入了五保供養范圍,并且逢年過節都會安排專人為他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品。在老三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還讓村里給老三安排了保潔員的活,盡最大能力幫他們改善生活。”倫鎮鎮長周蕾說。今年,通過危房改造政策,鎮上還為他們蓋了新房,生活條件有了極大改觀。 □本報記者 王秀青 本報通訊員 趙帥 馬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