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一場隆重的追悼會在銀城街道苑莊村舉行,逝者是德高望重的老黨員,名字叫王寶金。她1930年出生,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60年代到80年代,她一直擔任村里的婦女主任,對土地改革,尤其是對農(nóng)村婦女翻身解放做出一定貢獻,深受廣大群眾的尊重和好評。
??? “婚喪嫁娶是咱老百姓的大事,可是大操大辦,富裕的人家相互攀比,條件差的跟風硬撐,形成了奢侈浪費、相互攀比的社會風氣。 ”該村 “退休”的老支書呂兆祥向記者介紹。為了剎住這股 “歪風”,早在 1975年,作為支部書記的呂兆祥就出臺了“規(guī)定”:紅白喜事本村不擺宴席;不雇吹鼓樂隊,一切從儉。這項“規(guī)定”一出臺,就得到群眾的熱烈支持,并且一堅持就是38年。 “現(xiàn)在從中央到地方都提倡‘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日子苦的時候是這樣,日子好起來更要堅持。 ”村黨支部書記呂顯河說。今年2月份,村里88歲的牛春蘭老人去世了,老人的七子一女家庭條件都不錯,想為老人辦個體面的葬禮。特別是自小過繼到外村的兒子傅耀忠想自己掏錢雇一場 “吹打”,彌補自己生前未能給老人床前盡孝的遺憾。村干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兒子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大操大辦就是孝敬嗎? ”為此,村里特意為老人舉辦了莊重的追悼會。老人的子女非常滿意,特別是傅耀忠,感激地說:“老人的葬禮不僅體面、莊重,而且也和中央提倡的節(jié)省精神相符。 ”
??? 為了把從儉辦紅白事辦到實處,他們在村里選出六七名德高望重的老人,組成“紅白理事會”。紅白理事會成員楊長河介紹,他們?yōu)榇謇锛t白喜事出力,都是義務的,并且盡量為“東家”節(jié)省“每一分錢”,就是放幾掛鞭炮都是有數(shù)的,不能造成無謂的浪費。有人算了一筆賬:一個紅白事,村內不辦宴席,可以節(jié)省近4000塊錢;不雇吹打樂手,又可節(jié)省3000多塊錢。 700多人的小村里每年有30多樁紅白事,一年就可省下20多萬元。 (王慶宗)
(作者: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