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簾王村的變化是我縣農村垃圾整治工作取得成效的縮影。村容村貌,水田林路,鄉村文明行動從哪里入手能撕破口子呢?經過調研并廣泛征求意見,我縣決定從農村垃圾入手,由點到線,由線到面。
??? 為了進一步鞏固活動成效,我縣在農村垃圾整治行動中不斷加大硬件設施投入。投資5900多萬元的縣垃圾處理中心投入使用,5個鄉鎮壓縮式生活垃圾轉運站壓縮設備已完成安裝,其余鄉鎮業已陸續展開。投入210多萬元,為全縣314個村莊(社區)配備了8000余個垃圾桶和垃圾箱。采取縣財政每月補貼20余萬元、鎮村自籌一部分資金的方式,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的工資標準,招聘了1000多名村級保潔員,配備了垃圾清運車,實現了全天保潔,垃圾日產日清。建設秸稈氣化站15處,生態循環農業基地面積達6萬畝,實現了農村服務網點覆蓋率100%,從根本上解決了柴垛滿村的現象。
??? “硬件投入是必要的,但更為重要的是村民觀念的轉變! ”說起村里的環境衛生工作,打簾王村黨支部書記王為才深有感觸,“村干部拿著明白紙挨家挨戶做好村民的環境衛生教育工作。雖然辛苦,但能有今天的成效很自豪! ”
??? 解決“垃圾圍村”問題,基層群眾是最大受益者,也是活動參與主體。活動中,我縣十分注重“政府引導、群眾主體”的原則,組織1.1萬名黨員干部開展志愿清掃活動,清掃道路10千米,各級黨員干部帶頭繼而調動村民積極性,合力之下,自然效果彰顯。
??? 如今,越來越多的村制定了村規民約,明確每家每戶衛生責任,培養村民群眾講衛生、愛環境的良好生活習慣,激發村民愛村、護村、美村的熱情。 (記者 美平 翠清)
(作者: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