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視技能培訓,力促就業高效
??? 以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為目標,推動就業者由“體力型”向“復合型”轉變。一是打造專業平臺。以勞動就業訓練中心為主,社會力量辦學為輔,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培訓活動。全縣各類勞動就業培訓機構已發展到20多家,培訓體系日益完善。對進城務工農村勞動力和下崗失業人員,減免培訓費用,每年5000多人零負擔受訓。培訓就業率、合格率分別達到85%和90%。二是發展定向培訓。選擇縣內165家實力強、效益好的大中型企業,與專業高校、科研機構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按照企業生產、技術、管理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對工人進行定向培訓,內容涉及紡織、造紙、電焊、機床、辦公自動化、人力資源管理等10多個方面,大幅提高就業成功率和崗位適應性。截至目前,已先后舉辦培訓班161期,定向培訓8萬余人。實現了職工與企業的雙向選擇,雙促雙贏。三是開展創業培訓。為有創業意愿的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高校畢業生等群體提供創業指導、致富信息、小貸擔保等服務,努力提高創業成功率、穩定率和帶動就業率。目前,已連續舉辦創業培訓班19期,2100人受訓后成功自主創業。
??? 擴大勞務輸出,轉移富余勞動力
??? 全面實行“輸出運作、管理服務、技能培訓”三位一體的勞務輸出模式。全縣常年在外務工人員保持在10萬人左右,年收入達20多億元。一是著力打造名牌。不斷增強務工人員技能和素質,“夏津勞務”得到了廣大用工單位的認可,就業率保持在99%以上。夏津縣被認定為第一批省級“勞務輸出示范縣”,并榮獲國家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示范縣”稱號,服務范圍輻射河北、聊城、江蘇等地,成為魯西北規模最大的勞動力市場,形成了以“沿海發達城市輸出為主,大中城市輸出為輔”的總體格局。同時,實現了勞務輸出由“自發型”向“定向型”、“體力型”向“技術型”、“打工型”向“創業型”轉變。二是實行全程服務。完善權益保障和跟蹤服務機制,確保外出打工人員就業、務工、收入有保障。在人員集中的昆山、天津等地設立辦事處,派出常駐力量負責處理務工人員與用工單位的勞資關系,全力幫助工人維護合法權益。在人員特別集中的企業設立“勞工之家”,負責為務工人員集中做好節日訂票、郵件寄送、書信往來等后勤服務,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三是強化要素保障。縣財政每年劃撥300萬元專項經費,對報名有意外出的務工人員實行“培訓—就業—服務”的一條龍模式,在全縣14個鄉鎮(街道)建立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初步實現了就業服務網絡“全覆蓋”。
??? 盤活增量貸款,助力自主創業
??? 堅持把小額擔保貸款作為“造血工程”,累計發放農民工創業貸款5000萬元。一是健全工作架構。成立小額貸款擔保服務中心,最大程度簡化程序,方便群眾第一時間拿到貸款、啟動項目,帶動就業。對創業者進行實名制管理,建立創業人員創業情況數據庫,動態跟蹤服務創業項目,全面監管小額貸款運營情況,確保資金運用低風險、高效率。二是綠色優質服務。建立由專家學者、企業家、政府職能部門和經辦機構工作人員組成的專業服務團隊,為創業人員提供政策咨詢、項目指南、小額貸款、開業指導等一站式服務,使創業者將主要精力用在發展項目上。三是規范程序運作。制定完善小額擔保貸款責任追究制度等條文規章,規范運行業務受理、實地查勘、初審復審、貸款發放、跟蹤服務、貸款回收、資料備案等工作,嚴把“貸前調查、貸時審核、貸后服務”三關,提高了小額擔保貸款的質量。近年來,返鄉創業農民工、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5300人,帶動就業3.2萬人。
??? 完善體系建設,降低就業風險
??? 以就業信息網絡建設為龍頭,建立縣、鄉、村三級勞動保障管理服務體系,將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管理服務工作的觸角逐步向社區、街道、鄉村延伸。一是建立服務平臺。鄉鎮建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社服務所,每個行政村(社區)聘用一名人社工作協管員,負責協轄區內的勞動力資源登記管理、信息發布、政策宣傳、職業介紹、職業指導、職業培訓等工作,實現了機構、編制、場地、經費、工作和制度“六到位”,城鄉就業服務均等化的格局初步形成。同時,先后舉辦縣屬企業用工、大中專畢業生求職等15場專場見面招聘會,積極為富余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二是健全信息平臺。建立健全農村勞動力資源和企業用工信息庫,詳實統計全縣農村勞動力年齡、文化結構、技術專長、就業愿望、就業方向以及企業用工意向等,第一時間實現供需對接。同時,擴大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網絡覆蓋范圍,通過縣人力資源市場、鄉鎮人社所、社區和村等平臺,定點及時發布勞務供求信息,幫助農民工找到合適的崗位。三是打造維權平臺。完善城鄉一體化用工管理機制,為廣大勞動者營造公平有序的就業環境,指導勞動者通過人力資源市場實現就業。建立日常巡察機制,加大執法力度,定期或不定期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清理整治”專項活動,加大對人力資源市場和勞動用工的監管力度。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及投訴舉報窗口,進一步暢通維權“綠色通道”。四是落實制度平臺。實行求職登記、就業指導、培訓申請、社會保險關系接續等一系列公共就業服務制度,對特困家庭、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開展“送政策、送指導、送崗位”行動,重點實施援助幫扶。(吳 明)
(作者:柴晶晶)